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国产航母四次海试成功 年内服役

2019-01-11

【文匯網訊】(大公報記者 宋偉大連報道「這一年,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着中國的面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特別提到包括首艘國產航母在內的一系列「大國重器」和科技成果,並向每位科學家、工程師、「大國工匠」及建設者和參與者致敬。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首艘國產航母圓滿完成三次出海試航任務,跨年度的第四次海試也於今年1月8日順利完成。

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海上編隊\資料圖片

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海上編隊\資料圖片

今年國產航母即將入列服役。

軍民融合大背景下,國產航母研製工作涉及532家配套單位,正是全國各領域幕後英雄的通力合作,才創造一項又一項矚目的中國奇蹟。

「中國已經能夠自主設計和建造任何型號的國產航母。」中船重工董事長、首艘國產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表示,通過首艘國產航母建設,中國建立健全航母設計規範和技術標準體系,實現自主設計、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一萬多台配套的航母一級設備全部實現國產,技術水平處世界中型航母前列。

建國產航母,特種鋼是最關鍵的基礎材料。其中,甲板特種鋼既要承受艦載機起飛、降落過程中產生的近二、三十噸巨大衝擊力和摩擦力,還要能承受發動機尾焰數千攝氏度的灼燒。正因性能要求極高,目前全世界僅有少數幾個國家能生產航母甲板鋼,而中國鞍鋼集團就是具備這種能力的企業之一。

甲板鋼水平世界領先

距離鞍鋼總部一百多公里外,2008年建成投產的鞍鋼鮁魚圈基地,擁有被稱為「世界軋機之王」的五米五超寬軋機,軋制長度可達40米以上。自接到研製生產任務,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產品研究所副所長、首艘國產航母甲板鋼研發負責人趙剛就成了基地的常客。

「國產航母上這種寬長的甲板鋼,國內這是唯一的生產基地,我們的水平能達世界領先。」趙剛說,擁有世界頂級裝備「利器」,為國產航母超寬甲板鋼生產提供保障。然而想真正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卻並不容易。

拼焊飛行甲板鋼板面積越大,焊縫數量就越少,就能縮短建造周期,提高甲板整體質量。而為提高航母機動性,不僅要減輕船體重量,降低重心,還要有足夠防彈能力,這就需要高強度高韌性的鋼板。因為要同時滿足上述要求,所以航母用甲板鋼超過任何一種軍用艦船鋼材品質。

趙剛坦言,剛接到研製任務時很震驚。「要求我們研製超寬、超長、最厚規格甲板鋼,生產這樣一張長寬板,相當於四塊常規生產的鋼板。」同期參與甲板鋼研發生產的技術員張坤記憶猶新,「那段時期差不多24小時一直在廠裏,從前線到後線各個工序跟蹤,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正是歷經艱苦的技術攻關和無數次試驗,趙剛和他的團隊最終圓滿完成任務。

九旬院士研機械人攻難關

建造一艘航母,三分之一的工作是進行鋼板焊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改裝時曾遭遇焊接難題。因航母鋼強度太大,且結構複雜,普通焊機根本無法作業,加之西方技術封鎖,改裝一時陷入困境。

被譽為「中國焊接第一人」的中科院院士潘際鑾,當時自告奮勇研發了爬行焊接機械人,不僅解決高強度鋼無法焊接等問題,還可在垂直或彎曲複雜環境智能準確焊接。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讓國產航母在短時間內下水並順利海試,效率之高遠超西方國家預測。

如今已年過九旬的潘際鑾說,現在全世界類似航母的大型結構,絕大多數還是人工焊。即使有自動焊,多半也要人工參與。「為什麼我90歲了,還在想搞這個東西?就是因為看到沒人能解決,這是塊硬骨頭。」

作為國家軍事實力象徵,中國航母研製起步雖晚,但發展勢頭迅猛。今年,首艘國產航母即將入列服役,這艘凝集中國科研工作者智慧與汗水的「大國重器」,也將為保衞祖國海疆,維護世界和平奉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