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澱粉京少」回鄉創業放長線

2019-04-26
北京文玉恆潤貿易有限公司創辦人苑文玉。(記者顧大鵬 攝)

北京文玉恆潤貿易有限公司創辦人苑文玉。(記者顧大鵬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訊記者 顧大鵬)中國澱粉大王苑文玉,與捷克專家聯手改變澱粉環狀分子結構,製造出專屬中國的大顆粒變性澱粉CN-60,中文名可心澱粉,又通過食品專業人士復配,編製出無明礬食品系譜。3年前,他帶著研究成果回老家河北易縣拍下20畝地,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創建了河北首家澱粉復配製造工廠,以一雙兒女的名字為企業命名。不過,這位「澱粉京少」很快發現:「回鄉創業比京城一點也不省心」。

40歲的狼牙山後生苑文玉,是中國澱粉協會會長,他所在的北京文玉恆潤貿易有限公司主營澱粉國際貿易,每年要吃掉幾千個集裝箱的澱粉,連續10年佔有京城市場近一半份額。27年前,父親在北京太陽宮附近租住一間小平房,靠澱粉生意維生。每逢寒暑假,苑文玉便進京幫父親賣澱粉。臨近高考父親對他說:「能考上清華、北大就繼續上,考不上就進京賣澱粉」。苑文玉對記者說:「我也覺得上個普通大學沒多大勁,拿到高中畢業證,就捲鋪蓋進京了」。

河北瑞煜天澱粉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記者顧大鵬 攝)

河北瑞煜天澱粉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記者顧大鵬 攝)

兩年躋身「澱粉京少」

苑文玉的父親苑榮君,追著北京農付產品批發市場的步伐,從太陽宮到大鐘寺再到新發地,十年熬成京城有名的「澱粉老頭」,而苑文玉從學徒到「澱粉京少」只用了父親一半的時間。

「晚上把整袋澱粉,分成四兩、六兩、八兩裝,一個晚上分裝400多袋。第二天一早,踏上三輪送到大鐘寺二樓批發大廳,挨家挨戶送貸。商戶接貨只打白條,晚上才去挨家挨戶收錢。有的當晚結賬,有的要拖一個月,有的攤位換了人,找不到債主」。

苑文玉稱父親的一級批發商模式為坐商,他對父親說:「咱得走出去」。他在二樓批發大廳租下一個攤位,讓姨妹守攤,自己蹬上平板車第一次把貨送到10公里外的甘家口,「多走10公里,整袋澱粉出手,能多賣1塊錢;分裝澱粉,比整袋(25公斤)出手增值25倍」。

「一年後,平板三輪升級為二手金盃小轎;又過了一年,買了一輛新下線的松花江麵包。生意越來越大,路走得越來越遠」。2006年,第一次坐飛機參加上海首屆國際澱粉大會,除了河北趙縣、張家口玉米澱粉老面孔外,他驚喜地發現,歐洲、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還生產豌豆、馬鈴薯澱粉,品種和價格可以選擇的餘地很大,他的胃口也隨之增大。當年父親進一車貨要三家分,而他一次可以吞下一個車皮、三四個集裝箱,一年吞吐澱粉超過2000噸。

工人們按訂單向客戶配送。(記者顧大鵬 攝)

工人們按訂單向客戶配送。(記者顧大鵬 攝)

胃口太大難消化

胃口太大了,卻難以消化。2011年,苑文玉對澱粉市場看漲,傾盡所有下澱粉訂單。澱粉果然從每噸3000元、4000元、直撲15000元。澱粉漲了,青海海西和四川大涼山的兩個澱粉廠,卻不給發貨了。這兩個訂單,形成了6年的官司,直到澱粉從每噸15000元,跌回5000元才結案。贏了官司輸了「錢」程,苑文玉卻風趣的說:「這是商場裡的必修課程」。

意外驚喜也在2011年,3月他向法國羅蓋特公司下了120噸澱粉訂單,每噸5000元,原訂60天交貨。11月貨到時,澱粉漲到每噸13000元,抵消了內地的損失,還有上百萬元的盈餘。

苑文玉與妻子(左)、女兒(右)、兒子(前)在河北瑞煜天澱粉製造有限公司合影。(記者顧大鵬 攝)

苑文玉與妻子(左)、女兒(右)、兒子(前)在河北瑞煜天澱粉製造有限公司合影。(記者顧大鵬 攝)

讓回鄉創業者省點心

2013年,苑文玉的主要精力放在澱粉國際貿易上,他的飛行半徑達到半個地球,「人離家鄉越遠,心卻越想回歸」,但直接促使他回鄉投資建廠是與荷蘭艾維貝澱粉廠老闆的一次對話。這時他才知道,中國都吃進肚子裡的澱粉,荷蘭做了高爾夫球和石油沉澱劑,附加價值是中國的幾百倍。他想把公司與捷克合作研發的一項變性澱粉成果拿到家鄉落地。

苑文玉生於鄉村,成於京城,對回鄉創業營商環境,有足夠心裡準備。他出錢擺平了20畝建設用地上,一夜長出的51個墳頭。不合邏輯的是,「地錢剛交給第一生產隊,第二生產隊卻拿出了土地權屬證」。一隊起訴了二隊,二隊要斷他的路。這個看似荒唐的鄉間插曲,以至於使二期上億元投資無處落地。

他公開講,回鄉創業是「排一部鄉村經濟大戲」「不在乎一時一事得失」,私下卻問記者,「地方官員你熟不熟?請他們過問一下我這個項目,讓回鄉創業者省點心」。

澱粉轉向三思而後行

可心澱粉是北京文玉恆潤貿易公司委託捷克一家澱粉廠,針對中國食品研製的一款明礬替代品,中國代碼為CN60。可心澱粉的出現,讓無明礬不成粉條的傳統成為歷史。苑文玉說:「明礬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食品添加劑,可心澱粉由同性馬鈴薯提練而成,具有明礬的膠凝功能,但自身卻是一種健康食品。經過食品專家的復配,研製出了數十款烹飪調味品,利潤可以提升3至5倍」。

苑文玉在家鄉落地的河北瑞煜天澱粉製造有限公司,出產的第一款澱粉製品是無明礬粉條,他無法將一款粉條描述得高大上,也不願過早暴露設立中歐澱粉研發實驗室的想法,很多人誤以為,這間遠離鬧市擁有歐洲變性澱粉核心技術的工廠,不過是個傳統粉條作坊的升級版。以至於工廠開業時,請不到當地一個有頭有臉的官員剪綵站台。

其實,這位低調的年輕冀商,不僅掌控著北京一半的澱粉市場,還是內蒙土豆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擁有光大集團旗下河北康萊納商貿有限公司49%的股份。

起初,苑文玉並不想涉獵工業澱粉領域,可是他經不住河南神州鋁業老總一再勸誘。作為商人,苑文玉也為工業澱粉超30倍的利差而心跳。「要不要轉向澱粉工業產品研發和營銷?」他說要「三思而後行」。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