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工作教師趨增 76%滿意現狀

2019-11-30
港澳專家學者就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展開研討。圖為粵港澳高等教育研究叢書發佈(記者敖敏輝攝)

港澳專家學者就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展開研討。圖為粵港澳高等教育研究叢書發佈(記者敖敏輝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11月30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國際學術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圍繞高等教育、區域創新與經濟增長以及高校在大灣區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展開研討。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許長青團隊一份對於大灣區師生跨境流動的調查顯示,超過75%的跨境工作教師(港澳往內地和內地往港澳)滿意現狀,其中,內地往香港工作教師滿意度高於香港往內地教師,當地特色文化、生活成本低及工資高是吸引他們港澳教師北上的重要原因。整體上,除「滿意」和「一般」外,僅有不足10%的師生對跨境工作學習表示「不滿意」。專家表示,應通過推動大灣區教師資格互認和學分互認等措施,進一步加強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

當地文化特色魅力成為最大吸引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有1萬多名港澳大學生在廣東高校就讀,港澳高效亦廣泛接納內地學生。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三地教育合作日趨增多,亦有越來越多的港澳教師在港澳工作,以及內地教師在港澳高校工作。

圖為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許長青(記者敖敏輝攝)

圖為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許長青(記者敖敏輝攝)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許長青在做《跨境流動視域中葉廣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的政策構建》演講時,公布一份包括350多名調查對象的跨境師生流動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當地文化特色已成為高校師生選擇跨境流動的重要原因。其中,當地文化、生活成本低、工資高成為港澳教師跨境工作的三個首要原因,內地教師赴港澳高校工作則主要是緣於當地文化、前景好、就業容易等。三地學生,亦類似原因選擇跨境就學。

調查指,大部分師生對於跨境流動的滿意度較高。其中,內地教師前往港澳工作的滿意度最高,達到77.97%,其次是在內地工作的港澳教師高校教師,達到68.75%,兩者綜合,總體滿意度達到76%。港澳學生在內地上學滿意度在56%左右,而內地學生在港澳的滿意度超過70%。雖然學生滿意度比例不及教師,但其表示「不滿意」的比例只有3%左右,低於教師的不滿意度。

建議推動灣區教師資格互認

生活福利方面,港澳教師普遍認為內地有高效的電子支付、發展機遇、物美價廉以及豐富的休閑娛樂設施。內地赴港澳工作教師則認可當地國際化資源、特色文化、發展機遇以及發達的交通網絡等。

學生方面,三地學生均反映在當地實習與就業較少,增加相關機會的呼聲較高,比例達到90%左右。

大多數跨境學生均表示期待有更多當地實習就業的機會。圖為在粵實習的港澳學生在聆聽就業創業講座(記者敖敏輝攝)

大多數跨境學生均表示期待有更多當地實習就業的機會。圖為在粵實習的港澳學生在聆聽就業創業講座(記者敖敏輝攝)

許長青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即不管是內地學生還是港澳學生,迴流就業成為主流。而教師方面,不論內地教師往港澳還是港澳教師往內地,迴流可能性都較低,不過,他們一個反映較多較多的問題是子女很難在當地公辦學校上學。

許長青還指出,目前,大灣區內教育合作以框架性的內容為主,而且比較零散,還需要一些推動深度合作的實質性措施。他建議,除了頂層設計,還需要多方面開展工作。在聯合培養人才方面,要有統一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比如跨校選課、學分互認、證書認證銜接等,在資源共享方面,課程、獅子、圖書館等方面,可以建立更多「共享平台。」

「大灣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資格證書互認很重要。比如,目前香港不承認內地教師資格證,內地也不承認香港教師證。又比如,學生學分互認也很重要,今後聯合培養學生會是一種確實,但如 『2+2「或者『3+1「學制」』」』的學生,如果學分不能互認,就很難開展這項工作。」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