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4月22日,習近平陝西考察進入第三天,他來到省會西安。西安古稱長安,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2015年,總書記曾兩次踏訪西安,觸摸這座古都的脈博。五年後再訪西安,他先後到了三個考察點,每一個都攸關國脈。
看國之命脈: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習近平在西安考察的第一站,是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製造企業,陝汽位居中國機械500強第20位。
陝汽建廠50多年來,先後承擔了我軍三代重型越野車研製生產任務,在國防建設中立下赫赫戰功,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排頭兵」。
近年來,清潔低碳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陝汽順勢而為、積極轉型,承擔了國家863新能源商用車開發項目,成功開發出國內第一輛L4級智能重卡和燃料電池整車產品。
陝汽是國有裝備製造業企業。習近平曾經指出,國有企業「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對於裝備製造業,他多次以「國之重器」相稱。當下,作為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陝汽對於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發揮着重要作用。
上個月在浙江,習近平重點考察了港口和中小民營企業,這次在西安考察製造業、國有企業,再次傳遞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強烈信號。就在總書記赴陝西三天前,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保」,並強調要保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
看國之學脈:胸懷大局 無問西東
習近平隨後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考察了交大西遷博物館。
交大西遷博物館布展面積2400平方米,通過照片、圖表、實物等多種形式,回溯交通大學創辦和西遷歷史。
1955年4月6日深夜,時任交通大學校長彭康突然接到遷校的通知。為了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改變當時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局面,支持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往西安。
交通大學的前身是洋務運動代表人物盛宣懷1896年在上海創辦的南洋公學。接到西遷令後,這所紮根上海近60年的老校義無反顧遷往西安。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學生登上了西行列車。17位黨委委員中有16人遷到西安。西遷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等占教師總數70%以上。
經過實地勘址、認真分析並報中央批准,交大的遷校方案後來做了調整:交通大學分設西安、上海兩地。至1957年底,西安有教職工2585人、學生6881人,上海有教職工2300人、學生5078人。1959年,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定名,同時躋身全國重點大學。
西遷60餘年,西安交通大學為國家輸送了27萬名各類人才,其中40%留在西部工作,為改變西部落後面貌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2005年12月,西安交大將「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概括為「西遷精神」,並將每年的9月10日確定為「交通大學西遷紀念日」。
2017年11月30日,史維祥等15位經歷西遷的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體會和弘揚奉獻報國精神的建議。總書記旋即回信,向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在隨後的2018年新年賀詞中,總書記再次為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點贊。
穿越時空,學脈相承。以身報國,無問西東。三個月前的1月20日,習近平曾專門到另一所賡續學脈的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考察調研。總書記當時強調,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他說,要培養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從昆明的西南聯大舊址到西安的交大西遷博物館,總書記的足跡表露了心跡:對於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的人,黨和國家始終不會忘記。
看國之文脈:夜未央 回長安
習近平在西安考察的第三站,是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這是一條具有唐風唐韻的雕塑景觀街區。2019年,它和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一道入選國家首批高品位步行街試點。
步行街以唐文化為主線,結合現代流行元素,已成為西安「夜遊經濟」主陣地和潮流時尚新地標。這裏曾舉辦「西安年·最中國」、國際時尚周等文商旅活動和《再回長安》等大型實景文化演出,讓遊人如同穿越到了盛唐。
步行街區日均遊客達15萬人次,最高峰時達84萬人次。受疫情影響,步行街在關閉近一個月後,於2月21日開街,目前日均遊客量恢復至4.3萬人次。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只是西安發展「夜經濟」的代表,今年還將完成五大類別的夜景亮化工程,特色夜遊街區達到30個。「夜遊西安」將成為古都旅遊新亮點。
2015年,習近平就曾兩次與夜晚的西安親密接觸。當年2月15日晚,正在西安考察的他登上了西安城牆,觀看城牆保護狀況。5月14日,第一次在家鄉接待外國領導人的習近平陪同客人共同觀看文藝演出《夢長安》。
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時,習近平說,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要本着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2017年2月,總書記在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時再次強調,要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
中華文化,生生不息。行走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也就是徜徉在中華民族精神的長河裡。正如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我們不懼風雨,篤定前行。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