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沃爾瑪靠啥「天天平價」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04-23]

【文匯專訊】在日前舉辦的「民族企業如何應對跨國零售巨頭挑戰的研討會」上,有專家稱:中國產品的質量問題,跟「沃爾瑪們」「天天平價」的供應鏈管理不無關係--

 「沃爾瑪」、「家樂福」已經成為了琳琅滿目商品的代名詞,以這二者為代表的跨國零售巨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著商業原則、消費者習慣,成為零售業的領頭軍。

 但是,「沃爾瑪們」在中國的著陸,像黑洞一樣吞噬著幾乎所有的產業鏈。從而在「天天平價」的口號下,不僅控制了生產者,也控制了消費者,成了零售業真真正正的「壟斷者」。

 喜憂參半的「沃爾瑪們」

 宣稱「天天平價,滿意服務」的沃爾瑪,用其「每天都是低價格」、「日落原則」的服務理念,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沃爾瑪價格比其他超市便宜,東西全。」這是消費者對沃爾瑪的普遍評價。尊重顧客、理解顧客賺到的每一分錢都不容易,因此要讓他們買到的每一件商品都物有所值,「對所有人的尊重」構成了沃爾瑪的企業文化。

 隨著「沃爾瑪們」在中國開店的大躍進,「質量門」事件也接踵而至。

 2008年3月14日,「2007年最受關注的十大消費事件」出爐,其中,家樂福銷售過期肉成為網友最為關注的事件。此外,作為《財富》世界500強之首的沃爾瑪也因食品計量合格低,而被寫入「十大」之列。

 4月17日,家樂福北京望京店打出豬肉9.9元/斤的低價,很多人擠在櫃檯前挑選豬肉。正在購物的劉阿姨也被誘人的低價所吸引,但由於上次購物「心有餘悸」,劉阿姨欲買又止。劉阿姨告訴《市場報》記者:「上次在家樂福買的豬肉,回家才發現已經變質了,一口都沒吃,全扔了!你說這肉,又不知道保質期,變質了也沒法看,而且不知道這肉到底是從哪進的,不敢買。」

 據《北京晚報》報道:黃先生在家樂福超市買的豬肉,購物小票上標明購物日期為2008年1月8日,而豬肉外皮的藍色檢驗章上卻寫著「2008年1月9日」。

 同樣,作為世界500強的沃爾瑪,也並沒有因其響亮的頭銜而躲過「質量門」。最早被曝光的是2001年深圳蛇口沃爾瑪購物廣場「黑豆腐」變「白豆腐」事件。

 2003年9月,陳女士食用了在沃爾瑪南昌八一廣場分店採購的金針菇後,引起食物中毒,導致了金針菇事件的爆發。據《市民》雜誌的不完全統計,自此事件以來,南昌八一廣場分店被曝光或被消費者舉報至少18次之多。

 2007年12月,《市民》雜誌用整本雜誌的篇幅刊登了質疑沃爾瑪的調查報告《沃爾瑪,黑工廠的好夥伴?》之後,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的網友紛紛留言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市場報》記者在新浪網站的留言版上看到,至今共有264條網友留言:有的網友在沃爾瑪購買了問題食品,鬧了肚子;有的是買了劣質的服裝,拿回家不僅自己穿不成還污染了別人的服裝;有的說自己購買到了假的「海飛絲」以及其他質次價高疑似名牌的中國商品。

 兩大潛在問題需要正視

 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表示,我們擁有礦產資源不少,但人均不多,品位不高,分佈凌亂。而國際趨勢是發達國家向中國轉移產業,中國一下子成了「世界工廠」。但是這種產業轉移不單是資本轉移,也是資源消耗的轉移,它們大量佔用土地,大量製造污染,這種世界工廠還能繼續搞下去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對資源、能源產業缺乏控制,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績觀沒有從根本上轉過來,盲目引資,唯GDP是從。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評論員張經也表示,這些大賣場在中國肆無忌憚的擴張計劃的真實目的,特別是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大量投入,是佔領,是割據,是下一步經濟勢力劃分的大演習。這與它們來自國際市場的資本彙集的優勢分不開,卻也是如今市場經濟大帽子下的拜金主義使然。如此「建設」與「發展」的危險一目瞭然。

 在日前舉辦的「知識產權戰略與企業競爭力國際研討會」上,眾專家稱中國應結束「世界工廠」時代,中國企業應漸增強自主品牌意識。

 還有一個問題是,沃爾瑪自從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06年才開始贏利。著名財經學者郎鹹平指責沃爾瑪等跨國超市是用其母國的利潤來填補中國的虧損,目的是在中國進行零售傾銷,擠垮中國的零售行業,從而壟斷中國的零售市場。

 郎鹹平認為,目前本土零售企業只選擇了一種生存模式--非價值盈利模式。簡而言之,就是零售企業並不靠購銷商品賺取差價盈利,而是靠其他方式來盈利。

 郎鹹平在《模式》一書中披露:「2004年,上海聯華超市主營業務收入為2.6億,而信道費收入就高達7.3億。即如果沒有信道費收入,真正經營超市業務部分已經虧損4.7億元。」

 除此之外,超市為了能夠在市場裡生存下來,只好瘋狂擴張併購、大打價格戰。但很多企業資金積累有限,到銀行貸款融資也不方便,只有佔用供貨商貨款。從而導致零售商與供貨商的賬期越來越長,零售企業短期負債比例越來越高,一般達到80%左右。一旦企業的資金鏈發生問題就會給零售企業帶來很大風險,企業自身也無法繼續經營,最終導致關門。

 郎鹹平表示,一旦企業的經營出現危機,最後出來摘取勝利果實的,一定是手裡擁有大量資本的「沃爾瑪們」。(來源:新華網)

  相關「即時財經」新聞
傳聞刺激不抵60日均線 滬指下跌14點    [21日 15:18]
A股快速拉升 滬指收復2000點    [21日 14:17]
恆指上演終極大逆轉 半日暴漲553點    [21日 13:05]
巴菲特遭重創 280億抄底被深套    [21日 11:06]
經濟疲軟打壓油價 紐約期油破50    [21日 10:05]
外圍市場惡化 滬指失守1900點    [21日 10:04]
多重利空打壓 美股再遭重挫    [21日 08:41]
中房協秘書長:房價下跌 地方官員最傷    [21日 08:18]
港股ARD急跌 匯控迫近70元    [21日 07:46]
權威人士透露燃油稅稅率30%-50%之間    [20日 21:13]
港股受累外圍曾跌破萬二關    [20日 19:04]
全球陰霾拖累滬指下跌1.67%    [20日 15:30]
亞洲股神李兆基自稱「不會炒股」    [20日 14:30]
全球普跌A股獨漲 滬指收復2000點    [20日 11:37]
家樂福現任CEO年底離職 雀巢高管接任    [20日 10:59]
亞股全面下挫 港股開市跌逾700點    [20日 10:51]
外圍低迷 滬指低開失守2000關    [20日 09:52]
多方利空打壓 道指跌穿八千點    [20日 09:07]
美十月CPI 創61年來最大單月跌幅    [20日 07:41]
金管局四度注資 因有美元長倉平盤    [19日 21: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