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信息顯示,4月份該所大宗交易呈現明顯增多趨勢,尤其是4月20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發佈後,大宗交易系統每天都有交易發生,一改往日成交清淡局面。4月22日至今,已有部分解除限售存量股份通過上證所大宗交易系統協商轉讓,且出現了兩筆突破1%的單筆交易。
上海證券報報道,據統計,4月22日至4月25日,在上證所大宗系統解除限售股份的金額分別為0.36億元、5.02億元、0.22億元、1.27億元。至今為止,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的最大數量為830.71萬股,最大比例為占單個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31%。
具體到成交個股,4月22日,浦發銀行出現3588萬元的大宗交易,成交價格為29.90元/股,成交量為120萬股。4月23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均出現大宗交易,中國平安成交47358.78萬元,成交價格57.01元,成交量830.71萬股;中國人壽成交2867.55萬元,成交量105萬股。4月24日,*ST綿高通過大宗交易成交160萬股,占總股本的1.95%,成交價格13.45元,成交金額2152萬元。據悉,這是《指導意見》發佈後,上證所大宗交易平台首筆突破1%的單筆交易。4月25日,西水股份出現兩筆大宗交易,一筆轉讓95萬股,每股16.7元,成交金額1586.5萬元;另一筆成交738.35萬股,占總股本的2.31%,每股15.23元,涉及金額為11245.1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指導意見》發佈前,整個3月份,上證所的股票大宗交易只有1筆,即3月12日的工商銀行。4月份,4月3日和4月7日有大規模大宗交易通過中金的席位產生,但此後交易並不活躍。直到近期,《指導意見》發佈後,大宗交易數量明顯突增。
上證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證監會的《指導意見》發佈後,上證所積極配合證監會,發佈了《關於實施<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業務操作指引》。經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積極組織,大宗交易明顯較以往活躍,且市場對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反應甚為良好。
「大宗交易系統具有定價靈活、對場內交易價格影響小、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特點,適合大規模股份集中轉讓。」該人士稱,《通知》和《指引》的出台,進一步擴大參與大宗交易系統的投資者範圍,並為已獲得流通權的股份提供高效的轉讓平台,有效地緩解限售存量股份轉讓對二級市場的衝擊。
該人士還表示,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即將會成為證券市場重要業務之一,為券商和各類機構投資者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鼓勵券商積極參與大宗交易系統業務,同時還鼓勵符合條件的投資者積極申請成為大宗交易系統的合格投資者。據其透露,相關資格的申請將於近日接受受理。而在成交方式方面,通過詢價、拍賣等方式的大宗交易轉讓服務也將於近期開展。
對於大宗交易的日趨活躍,市場人士也給予較高的評價。有關市場分析師認為,證監會規定大小非減持超過1%股份,必須通過大宗交易系統進行,這讓大宗交易跑道開始越來越寬。大宗系統的優勢獨特,借助大宗交易系統解除限售存量股份不僅方便快捷,而且有利於市場形成合理價格。這是符合「遠近結合、標本兼治」要求的制度安排,是適應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實踐的需要,在未來大宗交易系統必然發揮更大、更深遠的作用。
該分析師還指出,從近期的幾筆大宗交易看,儘管有股東通過大宗交易進行套現,但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仍舊強勁,尤其是西水股份,股價並未明顯受到小非減持的打壓,當天漲幅仍然達到2.84%。他說,這正是因為大宗交易跟A股中間還存在著隔離牆,因此不會對A股有直接衝擊。如果大小非在二級市場減持,勢必打壓A股股價。顯然,大宗交易系統的作用已開始顯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