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6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全球經濟的八級「地震」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06-11]

【文匯專訊】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這兩天,當我連跑了5個加油站都無油可加時,切身感受到了加不上油的嚴重性。當然,可以不開車,但我擔心的是,車內殘存的油無法使車開回家或者開到下一個加油站、車趴在路上那就麻煩了。原本以為世界經濟震盪只是發生在宏觀層面和交易層面上的,而如今我們在生活中已經切身地感受到了餘震。

 近年來,全球經濟也發生了一場八級「地震」,儘管這種「地震」沒有像四川大地震那樣具有視覺衝擊力,但是這場經濟「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和殺傷力遠大於自然界的地震。先是次貸危機席捲全球,這場風波剛稍稍平息,石油危機呼嘯而來。6月6日,國際原油市場每桶價格暴漲近11美元,不僅創下歷史單日漲幅之最,還上衝至歷史最高價每桶139美元。中國的成品油價格目前還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靠政府補貼生產企業以維持國內市場的成品油價格,中國的油價成了世界的「窪地」,滿大街開車的人實際上都分享著政府的補貼。對此,每天來往於香港和深圳的貨櫃車司機感受最深:到深圳加滿0號柴油花1200元,而在香港加滿油得花4000港幣,所以香港的司機情願用3小時在深圳加油,一天2800元、一月84000元的差價就這麼來啦。

 物價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性問題,油價一動,所有生產企業的運輸成本上升,最終對PPI指標產生重大影響,並且還將傳導到CPI指標上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依然很大。

 雖然專家們對今年5月份的CPI指標降到8%以下保持著樂觀態度,但是面對通脹的壓力,央行還是出其不意地在6月7日將銀行存款資本金率調高1%至17.5%的幅度,與以往歷次調高相比,此次調高具有如下幾個特點:在CPI指標公佈前調高;在CPI指標預期有所減低情況下調高;調高幅度最大;分兩步實施以減緩壓力、災區金融機構區別對待等等。可見嚴防通脹的宏觀調控的力度依然未變。

 國際油價的「逼空」走勢,使中國對石油生產企業的財政補貼措施壓力越來越大,久而久之,最終補貼的受益者是富人和境外的消費者。為應對全球經濟撲朔迷離的大「地震」,化解各種矛盾,長痛不如短痛。其實,放開油價就會使國內成品油需求量下降,開車的和想買車的都會因為成本的上升而降低需求,中國的內需減少可能帶來國際油價的降低。與其長痛還不如短痛呢,短痛只痛一陣子,就像那個股市的跳空缺口,不填掉始終讓人牽掛,填了也就填了,市場的機會反而加大了。(應健中)

  相關「即時財經」新聞
傳聞刺激不抵60日均線 滬指下跌14點    [21日 15:18]
A股快速拉升 滬指收復2000點    [21日 14:17]
恆指上演終極大逆轉 半日暴漲553點    [21日 13:05]
巴菲特遭重創 280億抄底被深套    [21日 11:06]
經濟疲軟打壓油價 紐約期油破50    [21日 10:05]
外圍市場惡化 滬指失守1900點    [21日 10:04]
多重利空打壓 美股再遭重挫    [21日 08:41]
中房協秘書長:房價下跌 地方官員最傷    [21日 08:18]
港股ARD急跌 匯控迫近70元    [21日 07:46]
權威人士透露燃油稅稅率30%-50%之間    [20日 21:13]
港股受累外圍曾跌破萬二關    [20日 19:04]
全球陰霾拖累滬指下跌1.67%    [20日 15:30]
亞洲股神李兆基自稱「不會炒股」    [20日 14:30]
全球普跌A股獨漲 滬指收復2000點    [20日 11:37]
家樂福現任CEO年底離職 雀巢高管接任    [20日 10:59]
亞股全面下挫 港股開市跌逾700點    [20日 10:51]
外圍低迷 滬指低開失守2000關    [20日 09:52]
多方利空打壓 道指跌穿八千點    [20日 09:07]
美十月CPI 創61年來最大單月跌幅    [20日 07:41]
金管局四度注資 因有美元長倉平盤    [19日 21: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