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央行昨日出爐的最新外匯儲備數據,為目前引發激烈爭論的「熱錢流出論」提供了理論支持。
外儲增量繼續減少 近月熱錢持續流出
央行昨天公佈了7月份金融運行數據,7月末外匯各項存款餘額1694億美元,同比增加4.37%,7月外匯各項存款增加56億美元。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外匯儲備增長小於直接投資(FDI)和貿易順差,說明資金外流明顯,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勢近期出現了反彈。
公開數據顯示,6月外儲增量相比今年前5個月放緩至119億美元,7月的增量則進一步減少至56億美元,同時,7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83.36億美元,7月貿易順差額為252.8億美元。「事實上,近兩個月來,我國外儲增量一直小於FDI與貿易順差之和,說明近期以來熱錢在持續加速流出。」劉煜輝說,很明顯,資本項目下的數值是負的,資金是流出的。
「現在很多資金流回美元市場,中國的反應還是比較滯後的。印度、韓國從今年年初開始,熱錢就回流了。而在中國,流出效應是六七月份才開始明顯顯現的。」劉煜輝說,次貸後,母國金融資本損失慘重,熱錢回流是為彌補損失。但他同時指出,熱錢回流的趨勢是短期的,主要是美元近期出現的升值跡象,但這不會是一個長久的趨勢。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認同,熱錢回流主要是受美元短期走強影響,而美元走強主要原因是國際油價近期接連受挫。
貨幣供給增幅下滑 貸款增速略有反彈
7月貨幣市場方面。數據顯示,7月貨幣供應量增長16.35%。7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44.64萬億元,同比增長16.35%,增幅比上年末低0.39個百分點,比上月末低1.0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為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3.96%,增幅比上年末低7.09個百分點,比上月末低0.23個百分點。
劉煜輝說,貨幣供應增量出現下滑態勢,反映從緊貨幣政策下企業感到資金緊張。現在名義GDP上半年增長19.93%,M2上半年是增長17.37%,現在M2仍在下滑,這麼高的名義GDP對應這麼低的M2,說明企業資金面壓力較大。他認為,這主要是投資品等中游產品價格上漲過快造成的。此外,M1下滑,說明企業的存款在減少,信貸控制收緊,同樣說明企業的資金面緊張。
數據顯示,7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速略有反彈。7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58%,增幅比上月末高0.46個百分點。
此外,央行數據還顯示,7月居民戶貸款同比少增613億元,居民戶存款增加2465億元,同比多增2556億元。劉煜輝認為,居民戶貸款同比減少,這主要是居民購房意願在下降。而居民戶存款增加,則說明儲蓄回流在加劇,主要是因為資本市場和房地產不景氣。他認為,儲蓄回流可能要持續很長時間,這種現象至少會延續到明年。(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