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2007年上半年的利潤統計方式稍有變化,碧桂園的2008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幅由-28.5%變成了+26.8%,並且增幅出人意料的高。
昨天,碧桂園解釋,這種去除非可比因素的計算方法有助於投資者瞭解公司真實的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而市場人士認為,鑒於目前開發商紛紛以各種方式彰顯資金安全,穩定投資信心的做法,碧桂園此舉不排除類似動機。
昨天,碧桂園發佈上半年業績報告稱,今年前6月,公司權益所有人應占利潤為10.15億元,比2007年同期減少28.5%。但是,碧桂園隨後解釋,扣除上半年股份掉期之公允價值損失4.428億元及2007年公開發行股份所凍結資金的利息收入2.7億元後,2008年權益所有人應占利潤為14.585億元。「相比2007年同期上漲26.8%。」
而根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的簡單計算,14.585億元的權益所有人應占利潤實際上僅比2007年上半年14.21億元的利潤額上升2.6%左右。該數值與碧桂園公告所稱26.8%相差10倍。
對此,碧桂園集團投資者關係事務部負責人向記者解釋,實際上,碧桂園的26.8%是將2007年上半年的利潤額由14.21億元調整為11.51億元,差額即是2.7億元的公開發行凍結資金利息收入。「因為這部分利潤是非可比因素,所以在分母中去除。」該負責人稱。
對此,一位國際註冊會計師向記者解釋,該做法與美國準則下的non-GAAP披露類似,即扣除非正常業務的影響因素,如期權成本、匯兌損益、和收購相關的一些攤銷等,這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也屬合理調整範圍。
但是,碧桂園公告發生在樓市資金鏈日益緊張的今天,被一些市場人士視作粉飾業績的「數字太極」。
年初以來,包括碧桂園、萬科、華僑城、SOHO中國等眾多龍頭房地產上市企業在公告或公開場合高調披露銷售業績,向投資者傳遞資金安全信息。如碧桂園6月表示,公司在6月上半月回籠資金超過14億元。而下半年,在廣東、瀋陽、安徽、湖北等地區的20餘個新開盤項目將令碧桂園進入資金回籠「快車道」。7月,SOHO中國高調宣佈,三里屯SOHO項目銷售突破51億元。
然而,受制於更加緊縮的金融信貸政策和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專家坦言開發商資金壓力依然不容樂觀。「懸在高位的房價和低迷的市場消費意願一定會造成部分樓盤的銷售乏力,因此在企業的現金流量表上,經營性現金流入與融資性現金流入都遇到問題。」五合智庫專家表示。
碧桂園半年報中的另一個焦點是4.428億元的金融衍生工具投資損失。根據公告,今年2月,碧桂園與美林國際簽訂類似「股價對賭協議」,令上半年負債表一欄新增衍生金融工具損失4.428億元。
今年2月,碧桂園宣佈發行可轉債融資,並將融資金額的一半(19.5億港元)作為抵押品,與美林國際訂立以現金結算的公司股份掉期協議。根據協議,若最終價格高於初步價格,則碧桂園向美林收取款項,反之則碧桂園向美林支付款項。而所謂的最終價格將參考指定平均日期股價的算術平均數。簡單表述,在這份對賭協議中,碧桂園賭公司股價漲,而美林賭的是股價跌。隨後,隨著股市熊市來臨,碧桂園股價一路下跌,至今累計回落36%左右。
因為該合約期限為2013年,有專家提醒投資者,關注這一對賭協議對碧桂園長期業績和股價帶來的深遠影響和衝擊。(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