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扁家弊案起訴書動筆 被告名單曝光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11-23]

 【文匯專訊】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灣特偵組偵辦陳水扁家族所涉部分弊案已近尾聲,最快在本月底前結案。特偵組檢察官已經著手撰寫「國務機要費案」、洗錢案、南港展覽館案及竹科龍潭基地開發案等四大案情的起訴書,特偵組本周將召開項目會議,針對起訴的方式進行最後的討論研商。

 至於侵佔「機密外交」款項案及金控匯款等部分,檢方列為下一批調查重點。

 三種可能偵結方式

 據瞭解,目前「國務機要費」等四大弊案,正由特偵組檢察官林哲慧、周士榆、李海龍及朱朝亮等人分工,著手撰寫、整理起訴事實及證據清單。由於扁家弊案相當複雜,因此特偵組偵結起訴後,將派檢察官協助台北地檢署公訴檢察官蒞庭論告。

 當年查黑中心偵辦「國務機要費案」只起訴吳淑珍等人,台北地院已審理兩年多。但特偵組這次重查「國務機要費」,查出不少新事實、新證據,案情相當繁雜。特偵組目前雖然傾向將四大案追加起訴,並案由台北地院審理,但特偵組內部對四大案的偵結方式,仍有不同看法。

 特偵組本周將針對三種可能偵結方式,進行最後討論,分別是:

 一、部分追加、部分起訴:就是將部分事實已在台北地院審理的「國務機要費案」、衍生的洗錢案兩部分,採取追加起訴方式,並案法院審理。另南港案及龍潭案則直接起訴,由法院另一合議庭審理。

 二、全部追加:是四大案全部追加起訴,並案給審理「國務機要費案」的台北地院合議庭。

 三、不追加,直接起訴:這是因特偵組重查的「國務機要費案」,已遠超過查黑中心當年起訴範圍,可視為新案。因此不用追加起訴,四案都直接起訴給法院審理;再由法院內部協調,四案是交由原本審理「國務機要費案」的合議庭處理,還是交給新收案的合議庭接手處理。

 有關南港展覽館案部分,因特偵組及台北地檢署連手偵辦,特偵組已與北檢協調,希望一起偵結。特偵組將只負責吳淑珍涉案部分,前「內政部長」余政憲、力麒集團負責人郭銓慶部分,因兩人曾遭北檢羈押,將由北檢處理。

 四案被告吳淑珍全部上榜

 目前特偵組規劃,在「國務機要費案」部分,共有被告陳水扁、吳淑珍、陳鎮慧、林德訓及馬永成等人,涉及罪名包括「貪污治罪條例」中的利用職務詐取財物、侵佔公有財物、偽造文書等。

 在洗錢案的被告包括陳水扁、吳淑珍、吳景茂、陳致中、黃睿靚、鄭深池、蔡銘傑及蔡銘哲等人。

 竹科龍潭基地案被告李界木、陳水扁、吳淑珍、蔡銘哲、蔡銘傑,涉及收賄罪。

 此外,南港展覽館案,特偵組列為被告有吳淑珍、蔡銘哲、余政憲、郭銓慶,北檢偵辦的被告有餘政憲、郭銓慶、中間人陳萬、評選委員及力麒集團員工等十多人,涉及罪名包括圖利、洩密、收賄及違反「政府採購法」。其中,郭銓慶及蔡尚清等五名力麒集團人員,同意轉任「污點證人」,因此檢方將依據規定減輕其刑或免刑。

  相關「即時港澳台」新聞
扁案犯罪所得 檢方查扣1.9億    [23日 08:18]
海基會下月選新董事長 江丙坤或留任    [23日 08:18]
扁家弊案起訴書動筆 被告名單曝光    [23日 08:09]
廣東道半小時內連發兩宗交通意外    [23日 07:42]
曾蔭權將在APEC峰會發表演說    [22日 22:14]
胡錦濤會曾蔭權:香港同內地脈搏相通    [22日 22:11]
何厚鏵:教育是澳門重要社會事業    [22日 21:51]
國民黨增5名副主席 吳伯雄:並非為卡位接班    [22日 21:41]
「挺扁」大會民進黨內訌 蔡英文被氣走    [22日 20:33]
綠營赴美告洋狀 美警告勿阻兩岸接近    [22日 20:24]
蔣介石之孫蔣孝嚴當選國民黨副主席    [22日 18:53]
國民黨新增四副主席 吳伯雄大推年輕化    [22日 17:13]
黃姓少年又占卜:扁將遇貴人 珍會犧牲    [22日 15:58]
胡連會 連戰巧稱「領袖代表」    [22日 15:30]
馬英九:黨政團結 才能改善經濟、兩岸和平    [22日 14:16]
胡總會連戰 吁兩岸攜手應對金融危機    [22日 09:32]
胡錦濤:抓住歷史機遇多為兩岸同胞做實事    [22日 09:24]
港府譴責美粗暴干涉本港事務    [21日 21:59]
台胞大陣仗迎連戰 李明博被迫走小道    [21日 19:53]
邱毅:陳水扁曾想毀滅特偵組    [21日 19:4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網絡雜誌
第54期:奧運週年紀
最新調查
青葵公路日前發生1死3傷嚴重車禍,意外中身亡的的士司機年齡高達76歲,暴露了本港高齡司機的駕駛安全問題,您認為當局是否應研究對職業司機引入年齡限制?
生命可貴,為了全體市民的利益,應該限制
老有所為,年齡不應做為衡量指標,不應限制
幾宗事件純屬偶然,限制與否都無所謂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