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近日有媒體透露,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已經選定了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出任美國能源部長,而克林頓時期美國環保署署長布朗內將負責協調政府能源政策。
與名聲在外的布朗內相比,朱棣文相對低調很多,但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光環與華裔的身份引起了國內媒體廣泛的關注。朱棣文對於環境能源政策的態度與一般學者相似,都具有強烈的環境保護主義傾向,區別在於他似乎更加苛刻。他不僅反對化石燃料的濫用,甚至對某些新能源也提出了批評。例如,他承認核能與傳統的煤電相比具有更高的風險收益比,但他卻堅持尋找「這兩個魔鬼」之外的更低污染能源。他對時興的生物能源同樣抱有警惕的態度,他認為用於生產酒精的玉米本身就是石油工業的產物,並非「二氧化碳中性」。
也許是科學家過於嚴謹的態度,他迷戀一種「閉合循環」的理想狀態,他認為水、二氧化碳、陽光和一些營養物共同作用將能量「鎖定」在碳載體之中,反向存在逆過程,理論上這一循環應該是閉合的,不會有新的二氧化碳產生。而目前的溫室效應難題在於我們將1億年時間形成的碳燃料在200~400年之間就釋放出來,因此他鍾情於「合成生物學」的研究,希望以此能夠實現「閉合循環」的理想狀態。他希望通過生物自身的某種特性,將各種纖維直接轉化為能源。他時常舉出白蟻和沼氣的例子,白蟻轉化纖維的能力驚人,但目前卻難以讓其釋放出超過自身使用的能量。沼氣則是相對容易的能源,問題在於常常被浪費在空氣中。
作為學者的朱棣文當然可以想像理想狀況下的能源構成,但在能源部長的政治身份下,他的態度應該會有改變。雖然發展新能源的方向還應會保持核能與太陽能的主體地位,但他的能源部長身份也將會促進其所青睞的合成生物學的發展。
2009年世界大多數國家將共同探討並簽署新一階段《京都議定書》,按照奧巴馬總統此前提出的溫室氣體減排計劃,我們可以期待布朗內與朱棣文能夠給這一困擾人類多年的國際協作計劃將提供一個嶄新的契機。而中國同樣面對減排和國際合作方面的難題,朱棣文的華裔身份無疑使我們對中美合作產生了新的期待。(鳳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