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國家統計局一工作人員涉嫌數據洩密被查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14]    我要評論

多次精確「預測」CPI驚人事實受到了媒體的高度關注(6月13日攝)。在國家統計局將按計劃於6月14日公佈5月份中國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前,和以往一樣,5月CPI等核心數據這之前已經在網絡上頻頻疑似提前「走光」。新華社

圖為盛來運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

 【深度解讀】經濟數據成牟取不當利益籌碼

 「數據反腐」已成反腐新課題

 在宏觀經濟數據公信力受到公眾質疑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關鍵經濟數據和決策的洩密不僅會給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國內的經濟研究水平倒退。「從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看,由於各種傳聞、消息人士的出現,原本可能真正左右市場走勢的宏觀經濟數據,在資本市場中成了信息佔優一方獲取利益的籌碼。」

 趙錫軍告訴「中國網事」記者:「以CPI為例,由於這一數據和資本市場特別是債券收益率密切相關,因此從事債券交易、研究的人員都會緊盯這一數據。大多時候,機構在正式數據公佈之前,就會根據提前得知的消息佈局市場,這也是眾多機構、人員不惜代價提前獲取數據的原因所在。」

 在今年1月份4.9%的CPI數據公佈前一天,一家貨幣經紀商的固定收益市場日評中如是寫道:「今日受CPI低於預期傳聞和資金面寬裕的影響,AA級以上的長期短融交投較活躍,收益率小幅震盪。」而當記者在2月15日數據公佈之後和交易員交流時卻發現,原本應該對債券市場產生明顯影響的低於預期的CPI數據,最終的結果是「跟之前聽說的數據一樣,因為有過準備,對市場影響不大」。

 另一方面,對於看著CPI變動炒股的普通散戶來說,信息的不對稱對他們的心理影響顯然更大。網民「泓旭666」感慨,宏觀數據洩密背後潛規則和利益鏈條令中小投資者有「我為魚肉」的感覺。

 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數據洩露在當前虛擬經濟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會造成市場不公平。「通過這種不正當手段獲得的所謂信息優勢無異於公然搶劫。」但他也表示,從原始數據,到數據生成,再到數據發佈,整個鏈條的內部周轉時間較長,確實容易出現洩露的情況。

 數據洩密導致國家權威性下降,對於市場的公正性形成挑戰,業內人士應從制度建設和自律要求兩方面著手,加大對違法違紀問題的查處力度。

 中國社科院人民財富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賢在微博上表示,在近年來國家統計局數據不斷發生「未卜先知」的情況,數據反腐已經成為反腐敗的新課題。

 趙慶明認為,制度建設是防止數據洩露的最主要保障,應當通過設立更為嚴格的統計數據發佈制度保證數據發佈的保密、公正。「此外,相關部門通過縮短數據採集、製作到發佈的流程,減少涉密人員的範圍,也可以達到減少數據洩密的可能。」

 市場人士認為,相關工作人員的自律要求也應該更為嚴格。在數據發佈之前,通常可以接觸到數據的都是國家公務員,通過考試、層層選拔的國家公務員,理應在自律方面有著嚴格要求。



上一頁123

      責任編輯:新二
多人疑因洩露統計局數據離崗      [2011-06-14]
前4月廣東來自香港投資增長近四成      [2011-06-02]
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壟斷不是好東西      [2011-06-02]
不再生猛 52城房價漲幅回落      [2011-05-18]
統計局建議個稅起征點提至5千      [2011-05-12]
4月CPI再破5 中國通脹壓力猶存      [2011-05-11]
統計局:物價上漲趨勢初步遏制      [2011-05-11]
統計局:住房月支出111元不含購房      [2011-05-05]
統計局:非私營單位工資為私營單位1.8倍      [2011-05-04]
廣東成為中國人口第一大省      [201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