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家觀點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董天策教授:
外交微博充當網絡發言人角色
無論是在微博上互相「打情罵俏」,還是與網友進行在線互動,很多網友感慨,微博給外交增添了親切感。這種「微外交」形式,讓嚴肅的外交不見外,不過於拘謹。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董天策教授談及這種現象時表示,外交微博充當了網絡發言人的角色,在增進公共外交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讓外交從官方走向民間,使得更多受眾參與其中。
「如果是官方的活動,如新聞發佈會或公佈外交信息,這種場合是講究禮儀和措辭的。協商談判中也有嚴肅的一面,需要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在董天策看來,由於載體的天然屬性,微博的發言原本就是網絡語言,「可以很生動,使用比較隨意和幽默的語言。」
對中國老百姓而言,外交向來都與民眾有距離感,給人一種正兒八經的印象。不過董天策也表示,在西方,外交的風趣幽默卻是常態。比如,西方的總統競選,其演說很注重修辭和幽默,把嚴肅的話題變得容易溝通,拉近與受眾的距離。但在中國,新聞報道卻很少把外交活動中的輕鬆和幽默表現出來。
董天策認為,越來越多駐華使館微博的出現,實際上也增進了公共外交。「通過微博向中國人展現本國的風土人情、飲食文化,則是希望得到更多中國人的瞭解和信任,讓老百姓有共鳴,使外交從官方走向民間,得到更多民眾的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