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缺乏誠信的不僅有部分急於融資的中國企業,更有急功近利的不良海外中介。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風險投資者說,會計師事務所、券商、律師事務所、公關公司等中介機構都有可能參與了「造假上市」,並從中獲利豐厚。
中介機構可以通過企業上市「撈一桶金」,但企業本身則須承擔一切後果。狂熱追捧之後,是價值的理性回歸。如果企業自身沒有業務和盈利的硬功夫,等待它們的命運將可能是成為泡沫,被擠出市場。
與此同時,赴美上市企業還須更多瞭解當地法律、公司治理和會計準則,以免成為遊戲規則的犧牲品。美國上市條件相對寬鬆,程序簡單,但跨過「門檻」後監管嚴格,違約成本很高。
首先,美國的發行制度要求上市企業必須保證「完全信息披露」,而部分中國企業還缺乏這一理念,因而容易遭遇法律糾紛。
其次,美國市場上「做空能獲利」的機制,鼓勵做空者深挖甚至誇大造假及違規。美國香櫞研究公司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不久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年多來,他寫了九篇揭露中國概念股造假的報告,幾乎都造成相關公司暴跌甚至摘牌。他從事「做空」十年來,雖曾被質疑報告不專業,但也只被四家公司起訴過,而且都沒輸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