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料圖:國產武直10直升機試飛。
首先,文章認為,自從世界上第一架武裝直升機,美軍AH-1「休伊眼鏡蛇」的出現,武裝直升機很快證明了自身至少已經成為陸軍作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說將陸軍的作戰看作是盡可能快的使作戰人員前進,最終到達目標地域並取得足夠戰果,那麼包括武裝直升機在內的一切陸軍裝備都是為了幫助陸軍達成這一目的產生的。而武裝直升機作為一種短距離空中支援武器,以其無與倫比的機動靈活性與使用靈活性以及與其機體相匹配的武器裝備,很大程度上可以給予陸軍士兵最及時,最有利,甚至可能是最快的火力支援。雖然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諸如在面對單兵防空導彈時生命力過低等缺點,但在還沒有一種武器裝備可以完全取代其作用的今天,武裝直升機依然是陸軍士兵獲得近距快速火力支援的最佳選擇。
其次,文章認為,中國陸軍雖然長期以來戰績輝煌,但長期以來其裝備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在戰場讓如面對類似於美軍這樣的強大對手,只能依靠數量眾多的士兵與頑強的作戰精神來換取一場場慘勝。中國陸軍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與越南的邊境衝突之後,就再未參與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雖然相對於美俄軍隊的久經戰陣相比,中國陸軍在作戰經驗上可能處於劣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認為,中國陸軍刀槍入庫的這三十年,恰恰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三十年。事實上,中國陸軍以自己的一場勝利為自己的祖國至少迎來了數十年的和平時期,不僅使國家擁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有財力,有精力來升級自身的武器裝備與作戰思想。有別於空軍海軍眾多新型裝備的閃亮登場,陸軍的裝備從外觀上講並未有多大變化,但裝備之間信息化的不斷提高,使得陸軍作戰也逐漸由平面向立體轉化。事實上,新技術的不斷的產生應用,帶來的並非是全新的作戰形式,而是以新技術在新時代以新方式重新詮釋中國陸軍長期信奉的,源於蘇聯紅色拿破侖—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立體戰」理論。而在當今這個空中裝備飛行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飛行速度相對較慢但平台及其穩定並可長時間伴隨陸軍部隊前進的武裝直升機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扮演了二戰中俯衝轟炸機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