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慶典未必能改美媒上的中國形象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02]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許多中國人相信奧運會、世博會等重大活動對宣傳我國形象作用巨大。但日前由美國皮尤調查中心(PEJ)發佈的一份報告,可能會改變這一判斷。

據《 青年參考 》報道,該中心今年在其官方網站發佈的關於美國媒體涉華報道的分析顯示,過去4年裡,最受美國媒體關注的中國新聞是關於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包括食品污染問題;其次是「5•12」地震;排第三位的是與中國有關的商業和貿易新聞。

按照這份報告,在過去十幾年裡,如果一名美國市民只通過新聞報道來瞭解中國,他看到的更多是負面新聞和災難。

而在中國被視為大事件的奧運會和世博會,並未進入這一排行的前列。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史安斌教授就此在微博上表示:「我們想靠慶典改變美國媒體的看法收效甚微。」

大型經濟類事件,包括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政策,往往由於受污染的進口產品等而蒙上陰影

那麼,對於發生在中國人身上的新聞,美國人究竟能從報刊上讀到些什麼?皮尤中心統計分析了從1997年以來美國報刊上關於中國的新聞報道,結果發現,與中國相關的經貿新聞並沒有國人想像中那麼受關注,只排位第三,被產品問題和災難報道遮蓋了鋒芒。

在過去4年裡,涉及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的報道,包括受污染的食品以及問題兒童玩具等,佔據了涉華報道的21%。

2008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受關注程度居於第二,占涉華報道的14%。

而自2007年以來,單周最受關注的中國新聞是汶川大地震,報道量占當周涉華報道的13%;接下來的一周,對這一新聞的關注度仍然保持在5%,占單周最受關注排行的第三位。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丫頭
紅十字會:以自我檢視為契機重建自身形象      [2011-06-27]
豫少女任「朱仙鎮木版年畫」形象大使      [2011-06-24]
央企陷醜聞 不惜高價維護形象      [2011-06-15]
美報告:中俄將使美失空中優勢      [2011-06-13]
日本華媒:溫家寶赴日之旅極大提升中國形象      [2011-05-29]
江蘇禁官員未經批准出席慶典      [2011-05-12]
美報告稱殲20可匹敵F22      [2011-05-10]
拉登最後警告曝光 很在乎形象      [2011-05-09]
最高檢稱領導出席慶典需獲批准      [2011-05-04]
「國際微笑行動」七抵河南 港星周麗淇擔形象大使      [201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