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近九成中央部門逾期未公佈三公經費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17]    我要評論

據新華社電

「三公」公開步伐不進反退

「『三公經費』公開多部門爽約」曾讓公眾大失所望,如今,在國家審計署樹立的標桿之下,文化部和民政部在其官網公佈的三公數字仍「粗枝大葉」,縱觀三公公開之路,如今一度「倒退」。

在國務院要求公開「三公經費」不久,科技部率先以文字的形式公佈了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雖是寥寥數語,雖然決算缺項,依舊點燃了公眾對「三公」公開的無盡期盼。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中央部門須於6月底公佈「三公經費」情況,可是,除了科技部之外的中央部門紛紛爽約。首個公開去年「三公」決算的中央部門兩個多月之後才姍姍來遲。

中國工程院7月6日公佈了去年「三公經費」決算數據和今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此舉也打破了「今年尚無中央部門公開各自2010年三公決算」的紀錄,使這一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成為今年第一家公開自己三公決算的中央部門。

然而,僅有這些「孤零零」的數字,難以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因此,「進一步細化三公經費」的呼聲此起彼伏,相關專家和社會公眾在此問題上達成高度一致。

隨後,國家文物局、教育部和中科院的三公情況也於7月9日前予以公開,公開的部門數量達到5個。除此之外,令公眾再次感到興奮的是,相比其他部門較為籠統的三公數據發佈,中科院則較為詳盡地解釋了「三公經費」的用途,在每項數字後附有簡要說明,並根據其公佈的職工數字,由此可得出人均「三公經費」的情況。

「有進步但步子不大,能不能再細一點?」與中央部門遮遮掩掩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公眾則一再叩問,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三公情況的進一步透明化。

隨後,「史上最細緻三公情況」的桂冠被國家審計署摘得,其公佈的2010年三公決算數據也被認為是目前可以參照的樣本。只是,在今年的三公預算上,仍然「粗枝大葉」,讓公眾再次期待「下個一紀錄會被誰打破」。

如今,文化部和民政部的三公數字的到來,使這條一度被推向陽光的三公公開之路再度回歸起點,與此同時,被燃起的公眾熱情也再度陷入失望當中。



上一頁123

      責任編輯:Rosemary
紅十字會去年三公經費152萬      [2011-07-20]
住建部曬「三公經費」 今年接待費預算不足14萬      [2011-07-19]
近7成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延期公佈      [2011-07-18]
專家吁公佈「三公經費」人均數      [2011-07-18]
近30部委公佈三公經費 扎堆周末顯技巧      [2011-07-18]
水利部三公經費 八成用於養車      [2011-07-18]
多部門三公經費不降反升 財政部增幅近14%居首      [2011-07-17]
香港「三公經費」細到一張紙      [2011-07-17]
下周或迎「三公經費」公佈高峰      [2011-07-17]
財政部公開三公經費 增580萬元      [20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