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溫是當時在琉球王國的中國人後裔的代表,出身於清康熙年間的1682年。其父親是當時久米村的最高實力者,也就是在琉球中國人的頭。蔡溫15歲中秀才,19歲就任通事(翻譯)。27歲時,被國王任命為「進貢存留役」前往福州負責與清王朝的交往事宜(當時福州有「琉球館」).3年後回國,出任皇太子尚敬的教師。次年,國王去世,尚敬繼承王位,蔡溫被任命為「國師」。
1716年(康熙55年),由於尚敬王就任國王需要清朝的冊封,因此派出使節團前往北京,蔡溫擔任使節團的副團長(副使)。當年從那霸出發後,中途遭遇暴風只好折返。次年2月,再度出發,成功渡過大海來到福州,再從福州前往北京,於8月抵達紫禁城,見到了康熙皇帝。1718年2月,攜帶康熙皇帝對尚敬王的冊封詔書,蔡溫和使節團離開北京取道福州,於8月份回到了琉球王國。次年,蔡溫就任琉球王國的「三司官」,相當於宰相。執政20年,被稱為是琉球王國歷史上最好的「小康時代」。
說來也是巧合,現任的沖繩縣最高行政長官——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是蔡溫的後裔。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正因為自己是蔡溫的後裔,因此對中國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沖繩學學者伊波普猷、真境名安興於1916年出版的《琉球五偉人》一書中,列舉出了為琉球歷史做出巨大貢獻的五位歷史人物麻平衡、向象賢、蔡溫、程順則、向有恆,其中,蔡溫、程順則兩人是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
沖繩縣的一項不完全統計稱,閩人三十六姓目前在沖繩的後裔人數大約有2萬人。大家到沖繩去旅遊,說不定為你開車的就是中國人的後裔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