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動依靠「外腦」
專業的會展公司負責書展商業和日常運作,專業的文化機構負責文化活動。這幾年,每年的香港書展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都有兩三百場,其中最為重要的「名作家講座」等最具文化特色的活動單元,是由《亞洲週刊》負責的。利用《亞洲週刊》在華語世界的文化資源,香港書展幾乎把華語世界的重要作家都請了一遍,有時候他們自己也發愁,明年請誰呢?另外一方面,《亞洲週刊》在書展中又有高度的自由。葉恩澤也說,「作家由他們請,活動內容由他們定,我們不做干涉。我們只負責會務。」當然,參與其中的不只是《亞洲週刊》,與其他華語地區關係緊密的香港本土文化人,在書展中幾乎都成了志願者,很多嘉賓也通過他們得到了邀請,這些本土文化人頻繁出現在各個會議場所做主持、嘉賓,或者對話,或向香港讀者做推介,於是在香港書展中就出現了一批書展「勞模」,比如馬家輝和梁文道等。
會展公司與文化機構、文化圈的緊密合作和信任,再加上香港本身的特殊環境,由此帶來的是香港書展在文化上的開放和多元。這種開放和多元帶來的是香港對大陸瞭解的加深,也可以讓大陸作家、學者在這裡發出不同聲音,也能讓華語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立場的作家和學者在那幾天裡一起說上話。「還好有一個香港。」這是許多參加書展作家學者的感慨。《亞洲週刊》主編邱立本說:「書展是閱讀這座城市的多元化身世的一種方法,也讀出兩岸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必須衝破任何的讀書禁區,共同閱讀越來越多元化的讀書世界,追尋更有創意的天地,才能發現更有智慧的未來。」
這幾年書展,每年都會邀請一批大陸作家、學者,他們的立場和觀念越來越得到香港讀者的關注。昨天是香港書展的第一天,下午連著有三場活動都由大陸作家學者撐台,分別是李承鵬、於建嶸和北島,除了北島,其他兩人在香港都是比較陌生的名字。儘管如此,讀者還是把會議室全部塞滿。香港讀者關注香港本土社會問題,他們希望通過大陸作家、學者的視野再反觀香港問題,而不是像往年那樣,僅僅是想聽到大陸作家、學者的「不同的聲音」。所以李承鵬也說,他很意外能有那麼多人來。放到往年,許多大陸和台灣作家來香港書展做講座,只有稀稀落落十幾個聽眾是常有的事情,那會有一種嚴重的挫折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