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李光耀:美應請中國同坐貴賓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22]    我要評論

 在亞太地區內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中兩國建立了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美中兩國都在該地區積極尋找盟友,同時也都重申,致力於發展穩定、合作的雙邊關係。美國一直在與印度、日本、韓國和東盟發展關係。雖說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野心和強勢心存憂慮,但上述國家也都希望與中國保持積極的關係。

 太平洋地區要實現穩定,就必須保持力量平衡,一方是美國和日本,而另一方就是中國。令該地區發生全方位變化的另一個因素是印度的崛起。印度擁有12億人,其人口數量將在20年後超過中國。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很了不起。印度、中國、日本和東盟國家將把經濟中心從大西洋移至太平洋。美國與東亞國家(中國、日本、東盟和印度)的投資貿易額將超過美歐投資貿易額。

 美國仍將在創新型高科技產業上保持領先地位。美國社會和經濟的內在特點是更具多樣性,該國遍佈不斷產生新理念和創造力的優秀科研中心。儘管如此,我們必須期望,對經濟領先地位的競爭不會淪為衝突。中國需要打入美國市場、與美國做貿易,需要美國的投資和技術,也需要進入美國的開放社會和高等教育中心。中國將數以千計的頂級才俊送往美國科研機構深造和工作。中國希望在國內建立有助於創造和創新的類似制度,但中國要趕上來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在經歷了上百年的混亂後,毛澤東在1949年統一了中國,並宣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如果中國能保持近些年來10%以上的年增長率,它就必然會以平等身份與其他大國同坐一桌。



上一頁12

      責任編輯:蘭草風格
東盟氣氛緊張 中美關係或遭挫      [2011-07-20]
南海問題 中美外長將「舌戰」東盟論壇      [2011-07-18]
中美就國際間審計合作交流      [2011-07-17]
專家:奧見達賴會致中美關係退      [2011-07-17]
馬倫隔海喊話:兩軍互信路長      [2011-07-16]
新華社:中美建戰略互信路猶長      [2011-07-15]
馬倫問中國飛行員中美軍機差別      [2011-07-13]
環球時報:中美將軍談不攏南海      [2011-07-13]
少將:中美交流將進實質性層面      [2011-07-13]
戴秉國與馬倫談中美兩軍關係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