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蕊通訊員張朝暉鄭州2日電】社火,這個往往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上演的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自演自娛活動,正漸行漸遠。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老一代演員銳減,年輕一代追求經濟效益,價值取向轉變,傳承古老的民間社火表演形式正在喪失。誕生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楊嶺臑閣」便是這行將消失的社火節目之一。目前,「楊嶺臑閣」誕生地河南省登封市正採取一系列積極措施來挽救這一古老而又獨特的民間社火。
用肩扛者為臑閣
歷來關於「臑閣」的稱謂並不統一,有叫「鬧歌」,也有叫「鬧閣」,登封方言中「臑」的意思是「用肩扛」,「閣」樓閣,故「臑閣」比較接近,相對合適。
據楊嶺臑閣第十代傳承人楊超凡介紹,楊嶺臑閣是中國農耕社會的產物,是中國原始社會部落族圖騰的折射。「是以人與音樂(響樂)混合表演的一種民族古老的藝術形式。」
楊嶺臑閣的表演形式為:一個成年人頭頂一個4——8歲的小孩(男女不限),在大街或廣場走「一」字隊形,「2」字隊形「8」字隊形,另外還走「0」字,交錯走「人」字隊形,同時,腳踩臑閣樂器鼓點,有時還用民間小調唱出勤勞百姓的心聲。還可以根據表演人數的多少,增加表演路數。表演的傳統節目有:《鬧酒店》、《打店》、《桃仙洞》、《三娘教子》、代表劇目《楊家將》等。
楊超凡說,臑閣表演因演出需求,歲時節令,傳承表演者的多少,則有不同的內容和故事。表演時雖有固定程式套路,但表演者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特長,注入自己的表演風采。
記者瞭解到,為保護這一民間舞蹈,該項目已被鄭州市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正在審批,將來還要申請國家審批。龍顏不悅天難雨臑閣誕生在肩上。
曾任登封文化局局長的楊金鼎老人告訴記者,楊嶺是登封市穎陽鎮的一個行政村,背靠紫雲山。據稱,登封自古十年九旱,楊嶺人為了祈求風調雨順,渴望五穀豐登,每遇乾旱天氣,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到紫雲山下老龍洞內焚香祈雨,社火助興。由此清康熙年間的「臑閣」便脫穎而出,名聲遠播。
紫雲山是嵩山少室山西部餘脈。史料記載宋徽宗末年名道徐真人曾在紫雲山前建有茅舍,常年居住。紫雲山下的老龍洞是楊嶺百姓天旱祈雨的神洞。清代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夏天,三個月滴雨不見,井水乾涸。老人們聚眾抬著供品和香紙到紫雲山老龍洞祈雨。途經老龍潭,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出於好奇,撿起石頭紛紛投擲潭中打水漂兒,突見烏雲翻墨,霎時間起狂風怒吼,飛沙走石,暴雨傾盆,中間還夾帶著核桃大小的冰雹,眾人落荒而逃。楊姓族長傳話說,孩子們往老龍潭裡亂扔石頭,砸住了老龍角,龍王爺大怒,所以下了冰雹,降禍人間。
村裡老人商量,必須向龍王爺賠禮請罪。於是馬上組織了規模宏大的民間社火。為了不讓小孩再往龍潭扔石頭,大人們都把小孩架在脖子上。當時村裡有名的鐵匠楊全生也參加了還願隊伍,當他看到滿身新裝的大人們肩上駕著身著花紅柳綠的小孩,在泥濘的道路上一顫一扭的前進,少不更事的孩子還在大人的肩上相互逗打著玩,便突發奇想要打一副鐵架子,把小孩固定在大人肩上,這樣大人不再用手扶孩子,想咋扭就咋扭,小孩在大人肩上扮成戲劇人物,大人小孩都進入了角色。還願歸來,楊全生埋頭研究,細心揣摩,多次摸索實驗,楊嶺臑閣橫空出世。
度盡劫波今猶在雄關漫道話長征
登封市文化館館長梁海潮說,楊嶺臑閣是在農耕社會形成的,對研究我國農耕社會的生產發展以及民俗風情,農民意識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其次,楊嶺臑閣是中原民眾神靈文化崇拜的表現,對研究中西古代神靈文化具有文化意義和價值。「它繼承和發展了傳統民間社火,創造了新的表演藝術形式,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創造智慧,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
記者瞭解到,楊嶺臑閣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及「文革」中受到了嚴重破壞,樂器丟失,戲裝被燒,傳承人受到迫害。1978年後,楊嶺臑閣漸漸復甦並新展現活力,近年來,由於受到現代化進程中強勢文化的激烈衝擊和經濟一體化思潮的影響,老一代演員銳減,年輕一代追求經濟效益,價值取向轉變,原生態的楊嶺臑閣出現保護和生存危機,傳承古老的民間社火表演形式正在喪失。「如何採取有力的可行的保護措施,使這一古老的並具有獨特性的民間社火繼續傳承下來,既是當務之急,又任重道遠。」梁海朝憂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