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2日舉行閉門磋商,商討敘利亞局勢,並於3日下午通過一項主席聲明,譴責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位於北京的博客聯合社區(簡稱:博聯社)總裁、中東問題專家馬曉霖認為,安理會只能通過主席譴責聲明而不是譴責決議,約束力明顯不同。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殷罡認為,僅就安理會而言,由於中國、俄羅斯的反對,不可能達成像利比亞事件時的決議。哈馬市是1982年穆斯林兄弟會暴亂時的總部,向來是敘國內衝突的敏感城市。此次敘利亞事件不單是政府與和平示威群眾的衝突,還是政府與不明身份武裝分子的衝突。
馬曉霖分析,利比亞局勢已經讓國際社會認識到,安理會決議被某些國家利用「拉偏架」,「吹黑哨」,常夾帶著「私貨」。北約濫用1973號決議導致的是安理會分裂,所以面對比利比亞更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安理會無法干預。
粗暴動武亂全局
之所以西方對敘利亞怒而不打,殷罡分析,是因為敘利亞牽一髮而動全局。
在中東地區,敘利亞一直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它幾乎與所有周邊國家都存在著利害關係,在地區的相關事務中,敘利亞是舉足輕重的參與者,在與伊朗、黎巴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利益博弈中,敘利亞更是一個關鍵性的角色。
殷罡分析,敘利亞國民多是遜尼派穆斯林,而當局則屬阿拉維少數派(什葉派分支),與伊朗同為什葉派穆斯林,所以敘一直是同伊朗關係最緊密的阿拉伯國家。如果敘利亞當局被推翻,定是遜尼派上台,這將會打斷伊朗主導的「什葉派新月帶」,整個中東地區的戰略格局都會被調整,肯定會引發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