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環球時報:亞洲對殖民遺跡糾結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日本的殖民統治給中韓等國帶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部分日本人現在認為中國人的反應過激,至少說明他們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多國被日本創傷的感受,理解得還不夠。

對日本殖民遺跡,韓國能拆都拆

在對待日本當年侵略和殖民時期留下的遺跡問題上,韓國人的反應更加激烈,許多韓國人的態度都是一個字「拆」。儘管對於韓國來說,日本是其最大的技術來源國和第一大外國遊客來源國,韓流文化最大的接收地也是日本。韓日政治關係密切,不僅有美國這個共同的軍事盟友,而且韓國國會中的「韓日議員聯盟」是最高水平的議會友好組織(目前還沒有韓中友好議員聯盟),日本人到韓國訪問不用簽證(但韓國人去日本需要辦理簽證),日本大地震後韓國是捐款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無論韓日關係如何密切,有一點韓國哪個黨派態度都很明確,即堅決否定日本的殖民統治,對所謂「歷史遺存」能拆則拆,以恢復殖民統治之前的樣子。

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日本殖民者在現在首爾市中心原朝鮮王宮—————景福宮門前建起一座巨大的總督府。為鎮壓韓國的「王氣」,該建築的外形被設計成一個「日」字,韓國的王宮籠罩在它巨大的陰影下。韓國獨立後,韓國政府準備將建築物作為韓國的國立博物館。但許多韓國人認為,這是韓國的恥辱,應該拆除。也有一些韓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認為,應該保留這座建築物,把它作為一件十分難得的歷史教材。日本有人提出,願意出錢把它買下,拆除後運到日本重新復原。這更激起韓國人的怒火,韓國政府1995年拆除該建築。此外,位於首爾市中心的首爾市政廳,原有的日式建築被拆得只剩下一面牆,而新的現代化市廳則拔地而起。在韓國忠清南道的「獨立紀念館」前,《環球時報》記者曾見過拆除總督府留下的巨大殘石。韓國解說員說:「它是日本侵略韓國的象徵,韓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一恥辱。」

西方殖民遺跡仍存,「日據」遺跡多毀

在亞洲,除了中韓等東亞國家,東南亞、南亞國家幾乎都經歷過被殖民的時代,許多國家此前長期受到西方殖民,後來又受到日本的侵略和殖民。

對待西方殖民時代的遺跡,大多數國家選擇了保留。如印尼對前荷蘭殖民者建的巴達維亞東印度公司、總督府遺址至今保存完好,印尼獨立後先是成為雅加達市政廳,上世紀70年代改為雅加達歷史博物館,裡面仍陳列著歷任荷蘭總督的畫像和許多遺物。在新加坡,英國殖民時代的馬來亞總督府,如今這座建築是新加坡總統府。在菲律賓,西班牙殖民時代的總督府最初毀於地震,1802年遷到馬拉卡南宮,此後美國總督將這裡作為官邸,如今這裡仍是菲律賓總統府所在地。在越南,法屬印度支那第一代總督府、位於前西貢的諾羅敦宮,南越時代為南越總統府「獨立宮」,如今則為紀念越南戰爭勝利的胡志明市「統一宮」;位於越南河內的第二代總督府,1969年改為「主席府」,用作接待貴賓和外國使節的國賓館。

但日本侵略和殖民的遺跡則大部分是另一種結果。在新加坡,日本軍方曾設立一座昭南神社,位於武吉知馬山叢林裡,並建有日軍慰靈碑,如今這裡只剩下一個水池以及走道,神社本身不剩一磚一瓦。新加坡雖然將這裡定為「歷史遺址」,卻沒有為此修復或重建任何設施,或建立標誌,以紀念該建築的存在。在緬甸、越南、印尼等日本曾佔領的國家,「日據時代」的標誌性建築幾乎泯滅無遺。除了沿用西方殖民時代的建築,在東亞、東南亞唯一保存至今的日本總督府,只剩下在台北的前日本台灣總督府。

何以出現西方殖民時代遺跡大多保留、日據時代遺跡大多毀滅的景象?東南亞曾有一些學者認為,在東南亞曾淪為西方殖民地的國家,西方殖民的歷史較長,對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影響較大,許多痕跡已無法磨滅,像中國香港特區,大多數建築在回歸前都是港英時代遺留,若一概毀滅等於重建一座城市;不少國家的民眾雖對殖民時代的屈辱念念不忘,但認為這同樣是本國歷史的一部分,而且西方殖民者在侵略的同時,客觀上輸入了現代文明。在菲律賓宿霧,既有麥哲倫紀念碑,還有一塊拉普拉普紀念碑,一塊紀念麥哲倫環遊世界的功績,另一塊紀念反抗麥哲倫暴行、擊斃這個西方入侵者的當地酋長功勳,兩塊碑並立就是這種含義。

日本對亞洲多數國家的佔領雖然只持續數年,但佔領期間實行高壓、掠奪政策,被大多數當地人視為黑暗時代,急欲磨滅而後快。日本在印尼、新加坡曾建立的神社、墓地和紀念碑都是二戰快結束時日軍自行炸毀,死者屍骨也竭力遷葬,理由是「擔心撤退後遭到侮辱性毀滅」。

為了維持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日本自戰後以來,先後通過戰後賠償、貿易、直接投資以及政府開發援助等眾多渠道,積極構建與東南亞的特殊關係。曾在日本留學的泰華農民銀行研究人員披蒙婉稱,由於日本在經濟上對東南亞大力滲透,而且十分注意軟實力等形象建設,使得其早年的侵略者形象在東南亞已經比較模糊。日軍當年用數十萬勞工和戰俘的生命修建泰緬鐵路,人稱「死亡鐵路」,如今泰國政府每年都要在其中的桂河大橋舉辦紀念活動,模擬當年的場景,但更多地摻入了旅遊和經濟成分,缺少對戰爭的反思。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Shine
媒體評方正縣拆碑:欠人民說法      [2011-08-09]
黑龍江方正縣「碑」劇風波始末      [2011-08-08]
官方稱方正書記未因立碑被免職      [2011-08-08]
網友自述砸日本開拓團碑經過      [2011-08-08]
開拓團名錄牆被拆後去向不明      [2011-08-07]
開拓團碑被拆 網友放鞭炮慶祝      [2011-08-07]
方正縣拆開拓團碑 傳書記被免      [2011-08-07]
黑龍江方正縣:廣告牌須標日文      [2011-08-03]
黑龍江方正縣回應為日軍立碑:警示罪惡 感受人道      [2011-08-03]
黑龍江方正縣為日本開拓團立碑      [201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