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11日刊載該報特約評論員、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高級顧問葉小文題為「中國:海洋意識的覺醒」的文章,內容如下:
8月10日,中國航母平台試航。前些日子,「蛟龍」深潛5000米凱旋,沿海經濟區發展規劃相繼出台,大洋「尋寶」區域拓展,中國釣魚島、南中國海主權爭端引人注目……連日來,「海」的話題此起彼伏,或喜或憂,眾說紛紜。
站在「望海樓」上,望海興歎:
歎我中華民族,一度缺少海洋意識。史上輝煌多在陸地。作為歐亞大陸聯繫紐帶的絲綢之路,主要也從陸路開拓。當然,我們也曾有過鄭和下西洋這一「有史來最光焰之時代」,參與者達12萬之眾,但正如梁啟超所歎,「而我則鄭和之後,竟無第二之鄭和!」中國在國內生產總值處於世界第一位的時候卻厲行「海禁」,從此走向衰敗,受盡列強凌辱。
歎我中華民族,從來不乏大海之子。從山東、浙江,到福建、廣東,代代相續「下南洋」。你看,一個一個村落的福建人,抱著祖宗、神祇牌位,成群結隊義無反顧地走進大海深處。他們的事跡鮮有記載,但今尚存的「閩海百神」祭祀,不僅具有華夏中原信仰的特徵,亦具有鮮明的閩海區域的海疆與海洋信仰特徵,是土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實現交融與繁衍的經典意象。他們的蹤跡難以尋覓,但國際學術界指認的包括千餘種語言、近3億人口的「南島語族」的祖先,就是福建史前先民。福建沿海是分佈在太平洋諸多島嶼上南島語族的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