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社報道,第一次來台州的劉俊峰怎麼也沒想到,父母住的竟然是「那樣的地方」。幾間依著高高墳頭搭建而起的棚子就是自己即將入住的家。
今年14歲的劉俊峰是一名來自河南的「小候鳥」。今年暑假,他隨親戚來到台州跟多年未見的父母團聚。俊峰說,在他的想像裡,父母打工的城市應該是個很現代化的地方,想不到在這個初來乍到的地方,墳墓的高牆成了他們遮風擋雨的地方。 這是位於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城鄉結合處半山腰上的一片墳墓區。數個油布大棚如同雜草一樣「生長」在這些高低錯落的墳墓旁,一些外來務工者以及他們的孩子常年居住於此,他們大多來自安徽、河南等地,以撿廢品、打工為生。
劉俊峰的父親劉勝利6年前來到台州,騎過幾年三輪車,做過塑料廠工人,也幹過摩托車拉客,如今在一家小製冰廠打工。劉勝利說,自己根本承受不起市區高昂的房租,於是在鄉親的介紹下來到這個地方,花了兩千多塊錢,用半個月時間搭了個棚子,帶著妻子與兒子劉俊偉、女兒劉文麗一起住了過來。
為了省點錢,他們一家人似乎已忘了住在墳墓邊的恐懼。「雖然也曾害怕過,但過了兩三個月就習慣了」,吃的是山上存儲來的水,用的是邊上的廠房拉過來的工業電,雖然電費比山下貴,但省點用也能過日子了。如今,孩子們都已上小學,一家人生活在這裡倒也其樂融融。
劉俊峰說,開學後不想回老家了,想跟父母和弟弟妹妹生活在一起,雖然現在住的地方差了點,但畢竟家在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