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媒調侃颶風是人「吹」出來的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30]    我要評論

28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納格斯黑德,一戶居民坐在風暴中被毀的自家別墅殘骸上相互安慰。

美國記者在糞水中報道。

媒體:報道的是「別人」的話

美國多家電視台報道「艾琳」的畫面中不乏記者頂著強風、麥克風沾著雨水、講話斷斷續續的場景,但有意思的是,背景畫面中,路人行走的姿勢卻是相當常態。

「有時,聰明地變換一下鏡頭角度,紐約的積水看上去便可更加誇張,」法新社評論說。更有甚者。一家美國電視台的一名記者選擇站在下水道入海口處報道,翻捲的浪花將翻著泡沫的糞水一波又一波澆在他的頭上。但是,即便在平時,這處下水道入海口也沒有人駐足。可見,選擇報道地點、變換拍攝角度,確實不失為一種貼近主題的報道手法。法新社文章認為,客觀地說,媒體一浪高過一浪的颶風報道也許並不是他們的初衷,也許他們只是在報道他們被別人告知的事情,「別人」,包括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氣象專家,還有政客。

高官:面對颶風紛紛表現活躍

從美國總統奧巴馬,到國防部長帕內塔,再到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無一不在這次颶風來臨前後表現活躍。《紐約時報》等媒體認為,2005年致命的「卡特裡娜」颶風讓時任總統布什失分不少。而這次奧巴馬表現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積極響應姿態,取消度假,宣佈緊急狀態……新澤西州州長克裡斯蒂,一名共和黨總統選舉候選人的競爭者,颶風期間屢次出現在媒體鏡頭中。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下達不少史無前例的指令。

雖然有人在這次颶風中喪生,但一些批評者認為,颶風帶來的損失與政府預告的情形實在相差萬里。《福布斯》雜誌則稱,「經歷過這一次颶風的民眾在下一次真正颶風來臨時可能產生麻痺心理,從而引發嚴重後果。」文章調侃,這次颶風鬧劇是「颶風狂熱者製造出的颶風騙局」。



上一頁123

      責任編輯:glory
「艾琳」襲美 滬美間航班受阻      [2011-08-28]
颶風艾琳再登陸 開始襲擊紐約      [2011-08-28]
颶風「艾琳」已造成美國至少9人死亡      [2011-08-28]
颶風「艾琳」抵「空城」紐約      [2011-08-28]
颶風艾琳登陸美國 230萬人緊急疏散      [2011-08-28]
颶風艾琳登陸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威脅華盛頓紐約      [2011-08-27]
颶風「艾琳」在美國東海岸登陸 已造成大範圍停電      [2011-08-27]
颶風艾琳或致美損失數十億美元 6500萬人受影響      [2011-08-27]
一級颶風「艾琳」預計今晚襲美東海岸      [2011-08-27]
颶風艾琳令國泰取消13航班      [201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