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歐洲怨中國「友善勒索」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版面截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這是在勒索我們嗎?歐洲媒體昨天發出這一質問,是因為認定中國總理溫家寶14日為救援歐洲設定出「最大膽條件」——要歐盟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眼下,歐洲正被債務危機逼入二戰以來最危險的十字路口,中國在歐元生死存亡的時刻「要價」,「很有力量」地挑動了一些歐洲人敏感的神經,「天下果然沒有免費午餐」、「中國不會在歐洲施捨」這些話一股腦被他們吐了出來。路透社的專欄作家甚至鼓動歐洲,要頂住中國人的「友善勒索」。歐洲人的想法與中國民間態度形成尖銳對立,許多中國人在網絡上質問,世上哪有「富人賴在床上向窮人借錢」的道理。一些西方評論家也認為,中國為自己的慷慨尋求回報天經地義,有人提議將法國人拉加德的身份定格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後一位非中國籍總裁」。在意大利《共和國報》看來,中國不是拯救歐洲的白騎士,也不算落井下石的黑惡魔,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英文首字母「SAFE」說明,中國只是一個「謹慎的、有識別力的投資者」。

「中國提出最大膽要求」

「中國仍然願意擴大對歐洲的投資。但是同樣我也希望,歐盟的領導人、歐洲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也要從戰略上看待中歐關係,比如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答問時說的這番話,15日被大量歐洲媒體轉引。英國《金融時報》的解讀是,中國不會在歐洲施捨。文章認為,巴西財長提議金磚國家下周同商援助歐洲的消息激發了一個誘人願景:歐元區主權債務和銀行業危機有可能迅速而無痛苦地告終,但北京將支持歐元區與歐盟正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掛鉤,讓人感覺「這種願景只是幻覺」。路透社的專欄評論家弗雷甚至造出一個新詞,稱中國此舉是「友善勒索」。

「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對歐盟來說損失不了什麼,但這並不意味著歐盟就該答應中國的要求。」弗雷認為,面對中國罕見而直率的要價,「拒絕」是歐盟應採取的態度。雖然從表面上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不過是個標籤,但如果中國沒有這個標籤,其他國家就可以拿印度的能源價格或泰國的土地成本做借口,指責中國傾銷,歐洲的領導人們要處理好自己的問題,證明中國的最後通牒是多餘的。

美國《紐約時報》同樣認為「中國在為援助歐洲設立附加條件」,顯示出北京希望借雄厚的經濟實力擴大在全球的政治影響力。文章說,依據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條款,中國將在2016年自動擁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北京2003年要求歐盟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卻遭拒絕。歐盟不願意承認是為了便於用反傾銷來對付中國,如果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其出口歐洲的商品價格一旦比其他低成本國家出口歐盟的商品價格低,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員就可以認定中國傾銷,對中國商品徵收超過100%的關稅;如果中國是完全市場經濟國家,歐盟只有在中國出口歐盟商品價格低於同商品在中國國內價格時,才能認定中國傾銷,而由於匯率因素中國國內商品價格很低,因此將很難再認定中國傾銷。

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政治》說,正因如此,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才會成為中國與歐盟間最曠日持久的議題,歐盟政策制定者將它看做「制衡崛起大國的最後籌碼」。文章還說,北京為救援歐洲提出這一「新價碼」,是其宣佈支持歐洲以來提出的最大膽要求。但該報道同樣注意到,中國沒有直接將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當做中國繼續在財政上支援歐洲的先決條件,這層意思更多出自媒體解讀。

15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西方記者詢問發言人姜瑜,中國通過購買債券、擴大投資等支持歐洲國家克服債務危機,是否期待歐方給予中方相應回報,比如解除軍售禁令或者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姜瑜表示,中方認為這兩個問題實質上是對中國的政治歧視,「我們希望能夠盡快解決,為中歐關係甩掉包袱」。

「中國人只證明了自己是如何自信,以及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亞洲人當然知道手該伸向哪裡,他們考慮的顯然只是自己」。15日,上述評論分別出自德國《圖片報》和《漢堡晚報》,中國被描述成一個趁歐洲之危為自己牟利的自私者,奧地利《維也納日報》也說中國的要價看上去像是勒索。然而一些西方媒體注意到,中國民間對援助歐洲意見也很大。

英國《金融時報》說,中國也許願意購買大量有可能分文不值的債權,為歐洲紓困,但這個構想被中國社會的大部分所不齒。對許多中國公民來說,花費被許多人視為老百姓血汗錢的外匯儲備,用來紓困僅僅幾代人之前還企圖殖民中國的頹廢的歐洲人,「這個主意簡直是荒唐的」。

「各國政府要真正承擔起責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主要發達經濟體要採取負責任、起作用的財政、貨幣政策,妥善處理債務問題。」《金融時報》說,溫家寶的上述言論將使正艱難應對主權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政府感到失望,但香港《南華早報》認為,這番話傳達的信息既有禮又明確,反映中國對發達國家的態度轉變。《金融時報》也說,歐洲沒權利期待施捨,溫家寶的話讓人很難不予以認同。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郁文
歐洲怨中國「友善勒索」      [2011-09-16]
李克強會見英國前首相白高敦      [2011-09-16]
韓媒:朝鮮號召百姓捐款建強國      [2011-09-16]
外媒:韓擬購美無人機監視朝鮮      [2011-09-16]
參與利重建 中國當好重要參與方      [2011-09-16]
利反對派攻卡扎菲老家受挫撤退      [2011-09-16]
楊潔篪將出席第6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      [2011-09-16]
美國已同意對台升級F16A/B      [2011-09-16]
童話王國丹麥迎來首位女首相      [2011-09-16]
敘用重型武器鎮壓示威 網傳坦克開路      [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