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毀滅
德國人走了,已經接近完工的核電站原址怎麼辦?巨大的反應堆外殼孤零零地矗立在波斯灣海邊,顯得奇怪而不協調。人們想了一個「好主意」——用其裝穀物等糧食。於是,布什爾核電站搖身一變,成了糧倉。
實際上,「糧倉」只是權宜之計。革命後的伊朗人頭腦逐漸冷靜下來之後,開始客觀評價國王時代制定的核計劃,要求繼續推進布什爾核電站建設的聲音也並不鮮見。
在此背景下,美國開始偷偷評估伊朗核電站。結果讓美國人長出了一口氣,他們認為「沒有跡象顯示,核電站的燃料能生產並分離出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鈽」。
而希望繼續賺錢的德國公司也在試圖與伊朗直接聯繫。但是,此時又爆發了伊朗與伊拉克之間的兩伊戰爭,德國公司無法進入伊朗了。
「兩伊戰爭的動因很複雜,主要是兩伊間的矛盾,但美國當時傾向支持伊拉克一方,這是毫無疑問的。」朱兆一說。兩伊戰爭中,美國支持薩達姆政權,希望伊朗新政權能夠垮台,美國恢復在伊朗的勢力範圍。
伊朗人曾在開戰初期的1980年9月,空襲了伊拉克正在建造的一座名為奧希拉克的核電站。時任伊拉克總統的薩達姆極其惱火,下令對布什爾核電站實施「外科手術」式的報復性打擊。
由於布什爾核電站距離伊拉克邊境只有200多公里,所以在8年的兩伊戰爭期間,核電站原址遭到伊拉克戰機和導彈的7次狂轟濫炸,核電站兩個即將完工的核反應堆工程全部報廢。在戰後的1988年,瓦礫遍地的布什爾核電站一下子回到了建設的原點,工程倒退了13年。
這個時候,即使伊朗人去請德國人,他們也不會登門了。按照最新評估,至少要花費30億到40億美元才能讓核電站恢復元氣,更何況由於核電站建在地震帶附近,還要額外負擔安全成本。
唯一的選擇
在美國生活的伊朗人哈雷扎提到兩伊戰爭時說,幸好布什爾核電站沒有建成,如果投產後遭遇戰爭狂人不顧一切的打擊,伊朗老百姓就會遭殃。
但是即使沒有威脅,戰後的生活也十分艱難。哈雷扎說:「贊詹省的親戚們曾寫信給我們,說缺油、缺電,你能想像嗎?伊朗是世界上第五大石油出口國,我們還缺油缺電。這種現象直到今天還留有後遺症。」
忙於戰後重建的伊朗人,幾乎無暇顧及布什爾核電站的重建工作。
直到兩年後,伊朗元氣有所恢復,才將布什爾核電站工程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由於美國對伊朗革命後新政府的制裁和伊朗國內的政治條件,西方公司實際上已經在核電站工程招標中「主動出局」。當時,世界上只剩一個國家有能力幫助伊朗——那就是蘇聯。
但是,在伊朗人提出續建布什爾核電站之後,蘇聯很快解體。俄羅斯表示可以協助伊朗,但是在要價和出售技術方面比蘇聯要謹慎許多。伊朗也只好接受。
1992年8月,兩國簽署了續建布什爾核電站的初步協議。兩年之後,俄羅斯第一次派專家來布什爾當地考察。又隔了一年,1995年俄
方正式接手布什爾核電站建設工程,稱最早將在2001年對核電站進行調試。
「俄羅斯其實並不太在意伊朗核計劃的走向,當時的條件下,他們關注的是如何拯救和重塑蘇聯時代千瘡百孔的核工業。」中東問題專家朱兆一博士表示,「所以俄羅斯人才會挑起這個爛攤子,畢竟這是俄羅斯對外承包的第一個核電合同,要樹立形象。」
俄羅斯接替了德國,獲得了伊朗核電站大訂單。兩國由此開啟了一段坎坷且並不十分愉快的合作旅程。
俄羅斯的迷局
麻煩接踵而至。
首先是俄羅斯人已經多年沒有建設核電站的經驗了。蘇聯時期的最後一座核電站——扎普利贊亞核電站建設在烏克蘭,所以俄羅斯方面雖然承接了核電站工程,但也要請烏克蘭專家來伊朗協商。
此外,德國人撤離時留下了80000多個設備元件,卻沒有提供裝配資料。伊朗堅持要使用德國的設備,俄羅斯人不會整合,德國人也不肯幫忙。
最終經過討論,雙方決定利用德國人留下的還沒有被戰爭摧毀的設備為基礎、在俄羅斯提供新的加壓水反應堆及技術的幫助下,由俄羅斯核能建設出口公司製造新的部件,以「德國+俄羅斯」的模式對布什爾核電站進行重建。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問題是錢。
1998年,俄羅斯人抱怨工程量大,資金不夠,需要重編預算。新修編的預算總額超過了10億美元,此後再也沒能重新修編預算,導致資金短缺一直困擾核電站的進度。
「美國的阻撓也不能小覷。」朱兆一分析稱。比如,1998年烏克蘭一家負責向布什爾核電站提供渦輪機技術的公司,在美國高官訪問該國後,取消了合同。「因為1980年美國和伊朗斷交後,美國就懷疑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器。當俄羅斯介入布什爾核電站計劃之後,伊朗濃縮鈾的研發進程加速,美國人的擔心更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