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輝身為大使,在中國本來就不該有太多警衛。拜登在北京街頭吃碗麵條的安保代價,比他在釣魚台國賓館裡享用美食要昂貴得多。中國所有駐外大使赴任時都不會有大批隨從,世界所有拜登一級的出訪者都會很樂意在出訪地有走進民間小食店的機會。把這些通通上升為美國政治的「廉潔」,這只能說是做這些評論的輿論環境是扭曲的。
中國官場的官僚作風確實是嚴重的,一些官員喜歡前呼後擁也是事實,這為一些評論者針對駱家輝們牽強附會找材料,社會對這些評論囫圇吞棗,從而形成「駱家輝熱」創造了條件。駱家輝帶著家人到北京胡同裡逛街,如此輕鬆的個人休閒都會大受讚揚,這的確挺誇張的。真實情況是,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不知有多少高官希望有和他一樣的「北京胡同遊」。
除了中國輿論自身的問題,從駱家輝一方來說,他應有意避免自己成為中國輿論的這面「鏡子」。實際上他有意無意地做了配合,或者出於他個人的偏好,或者出於美國駐華使館「新的使命」,他似乎很享受自己在中國輿論中的「廉潔秀」,儘管他最清楚,他並沒有中國互聯網上宣傳的那麼「樸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