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俄羅斯總理普京於11日中午抵京訪華,並與溫家寶舉行中俄總理第十六次定期會晤。此行是普京宣佈參選下屆俄羅斯總統之後的首次外訪,其政治意義引發世界媒體解讀。
「准總統」或調整外交重心
據法新社北京10月11日報道,俄羅斯總理普京今天抵達北京,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
普京將在為期兩天的訪問中與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舉行會談,這是他上月宣佈重新競選總統計劃後首次外訪。觀察家表示,普京此行可能會確定未來幾年其外交政策的重點。
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10月11日報道,普京在正式宣佈角逐第三個總統任期後首度出訪,中國成為他的不二選擇。
普京可以通過此行向西方發出明確信號:你們不喜歡、不尊重我?你們並非獨一無二!我還是有人可以拉攏!
對西方而言,普京即便不是「怪人」,至少算不得「自己人」。在此情況下,莫斯科急欲找到西方的替代者。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11日報道,普京今天造訪北京。此行旨在為兩國不太穩固的關係注入新活力,並展現其將俄外交政策向東方傾斜的承諾和決心。梅德韋傑夫訪問的國家通常集中在西方。
俄中兩國因共同反對建立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而開始了密切合作。上周兩國否決安理會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就是一個例證。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0月11日報道,普京明年重新擔任總統後或許會增加亞洲在俄外交中的權重,強化與中國的關係。
普京今天開始對北京為期兩天的訪問。梅德韋傑夫執政4年期間,俄美關係得到改善。此後,普京將再度掌控該國外交。
莫斯科遠東研究所專家莫夏科夫說:「此訪具有里程碑意義,將會決定其政府未來外交政策的性質和走向。」上世紀90年代,俄主要關注西方而把亞洲晾在一邊。現在俄正轉向東方尋求新的市場、合作夥伴和資本。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專家拉爾說,在奧巴馬和梅德韋傑夫對美俄關係進行調整後,普京正尋求重新平衡外交政策。他說:「如今人人都在談論中國實力。與歐洲各國相比,認清中國的發展方向以及如何與其建立關係對俄而言更重要。」
據《印度教徒報》網站10月11日報道,克里姆林宮的外交重心將從西方轉向東方。俄總理普京今天抵達北京,此訪具有象徵意義,意味著他將再次掌控該國的外交政策走向。
去年,克宮表示要在世界範圍內組建「現代化聯盟」,從而推動技術革新。迄今為止,此項政策的重心是與西方謀求合作。然而,從西方獲取高端技術時遭遇的障礙以及中國取得的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讓莫斯科改變了想法。
為天然氣協議掃清道路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11日報道,能源是北京和莫斯科戰略夥伴關係的基石。普京訪華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為解決天然氣定價分歧打下基礎,自2006年以來,這一分歧阻礙了兩條從西伯利亞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的修建,相關交易的價值估計達1萬億美元。
俄官員週一稱雙方不會達成定價協議。「此刻並沒有簽訂天然氣定價協議的計劃,」俄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烏沙科夫表示,但莫斯科希望此次訪問能為在年底前達成協議掃清道路。
據俄羅斯報紙網10月10日報道,普京訪華是他宣佈參選總統後的首次外訪,不過中俄不會在此次訪問中籤署天然氣合同。
中國不但將普京視為現任總理,而且認為他很可能至少在未來6年是鄰國元首。兩國經濟關係中的一份重要文件是俄向中國供氣30年的合同,俄準備每年對華提供最多680億立方米天然氣。該項目經過5年艱苦談判仍未達成協議。
中國對俄方的報價不滿。考慮到歐洲有意降低對俄氣的依賴,亞洲對俄這個能源輸出國來說顯得尤有吸引力。而中國還在研究其他天然氣市場。俄羅斯科學院專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要想達成協議,俄方必須讓步,「中國人永遠不會接受每1000立方米400美元的價格,260到280美元才是切合實際的」。
據路透社北京/莫斯科10月10日報道,中俄將在普京訪華期間討論一項天然氣協議。普京可能尋求縮小雙方在價格上的分歧。在此次普京訪華期間,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將與俄副總理謝欽舉行新一輪能源談判。
但有跡象表明兩國不會在價格方面達成協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高管亞歷山大·梅德韋傑夫表示:「找到解決方案並不容易。」
據路透社北京10月11日報道,俄羅斯今天說,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談判接近尾聲,該協議將成為兩國間的標誌性貿易辦議。
該協議將讓俄羅斯在30年裡每年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輸送680億立方米天然氣。由於定價分歧,協議尚未簽署。
正在北京訪問的俄羅斯總理普京說:「我們正在接近天然氣談判的最後階段。」
普京希望他為期兩天的訪問能幫助擴大與中國的貿易,他希望在2020年雙邊貿易額能從去年的593億美元提高至2000億美元。
簽下70億美元經貿大單
據法新社北京10月11日報道,中國今天宣佈,與俄羅斯簽署了總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經貿協議。俄總理普京正率160人的代表團對中國進行訪問。
中國外交部稱,兩國已簽署16項經貿協議,涉及「技術轉讓、研發和礦產開發領域」。
據俄羅斯《獨立報》1O月11日報道,俄羅斯希望中國擴大在俄投資並允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進入中國國內市場。
中俄2011年上半年的雙邊貿易額約為36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0%。中國由此成為俄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商務部預測,2011年的雙邊貿易總額有望創造歷史新高,超過700億美元。
問題主要在於,俄出售給中國的基本上是原料,而購買的是工業品。吸引中國公司在俄建立高科技企業的嘗試暫時沒有取得特別的成功。俄遠東地區對中國食品、日用品及其它商品的依賴性正在加強。
據俄羅斯《觀點報》10月10日報道,題:中俄欲聯手打造新客機挑戰波音和空客,文章摘錄如下,
俄中就聯合製造遠程寬體客機的談判進入收官階段。俄副總理茹科夫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第15次會議後表示:「中俄認真討論了研發遠程寬體客機項目。我們將認認真真地幹起來。」
俄資深航空專家潘捷列耶夫說:「顯然,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目前都無法獨立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有競爭力的客機並投入市場。如果說俄羅斯在設計飛機組裝構件上略勝一籌,那麼從生產成本考慮,中國的優勢無與倫比。俄中可成為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前景廣闊的200至250座的遠程寬體客機。目前波音和空客壟斷這一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