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國際刊載彭博新聞社網站10月11日文章,題:中國歷史記錄激發信心,這不是泡沫(作者丹尼爾•阿貝斯)。
隨著發達世界的債權國們相繼陷入困境,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成為影響世界經濟命運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不過,有關中國經濟的前景,人們各執一詞,觀點常常流於膚淺,評論文章要麼毫無根據地看多,要麼盲目看空而成為笑柄。
當然,實際情況往往很微妙。中國模式是失衡的,其經濟體系中資本配置不當,但是其決策者卻能利用大量的外匯儲備和政策工具,確保通脹處於控制之下,增長得以持續。
西方的金融危機標誌著中國發展依賴出口的階段已經終結。美國和歐洲已經去槓桿化,而中國則通過國內的固定資產投資——基本上是投資於房地產業——來彌補出口行業的損失。
中國可能會繼續發展,不過如果中國減少對投資的依賴,速度也許會放慢,但是消費必須填補一些缺口。
中國消費者的情況要比美國消費者的情況好一些,其債務收入比僅為l8%,而美國為95%。美國銀行指出中國家庭擁有5.1萬億美元的存款,超過了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的 GDP總和。
市場看空者指出房地產泡沫造成了資本的不當配置,其證據就是中國的「鬼城」——沒有人居住的住宅開發項目。但是,中國的決策者一直致力於通過一系列法規來降低房屋空置率,包括對擁有多套房產的限制、加息和抵押貸款限制等。
因此,大多數投機市場的發展得到了遏制,而大多數揮金如土的開發商活該遭遇融資問題,這可以防止資本的進一步不當配置。里昂證券亞洲公司(CLSA)分析師安迪• 羅思曼認為,目前89%的新房是由分期付款的業主所購買,其抵押貸款平均占房屋購買價格的44%。其他新房則是用現金購買的。這一點似乎更多的是謹慎,而不是泡沫。
幸運的是,中國的金融體系流動性很高,這是因為中國的儲蓄率很高,占銀行資本的80%。據中國建設銀行(國際)的保羅•舒爾特稱,中國的貸存比約為68%,比發達國家平均l00%的比例低得多。
相對發達國家過度借貸的情況,中國殷實的對外賬戶以及對政策槓桿的嚴控在實際中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優勢。在增長、償付能力和通脹之間尋找平衡,同時要將中國經濟的發動機從投資轉向消費,這些都需要相當高的政策技巧。但是過去30年的歷史記錄表明,在局勢不明朗時不要對中國的決策者做出不利的判斷。我們其他人應該用懷疑的態度看待看空者的批評意見,在國會中將毫無益處的保護主義議案束之高閣。顯然,中國的成功也將對我們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