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最近韓國銀行界因對普通客戶進行差別對待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據悉,銀行界在專門向富有階層提供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服務的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領域寧可背負赤字,進行「流血」的競爭,也不願為市民階層下調手續費,這使得各界對金融界的貪欲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手續費低於國外」純屬謊言
銀行界主張,目前國內銀行的窗口手續費、自動提款機(ATM)手續費等都要比歐美發達國家低廉,並以此為由拒絕下調手續費。但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一概地說「低於國外」並不準確,只能說「一部分便宜,而一部分則更貴」。
拿市民最常利用的自動提款機(ATM)提款服務來講,各個銀行的提款手續費一般在500~1200韓元之間,在營業時間結束後提款手續費會更貴。另外,拿著銀行卡在他行的提款機上取款,手續費有時會貴一倍。但美國的花旗銀行和英國的巴克萊銀行等跨國銀行巨頭們,不論是在自家的還是其他銀行的提款機上取款,無論是在營業時間之內還是之外,手續費都是分文不取的。
另外,國外大銀行的客戶利用主要交易銀行的窗口進行同行匯款都是免費的,這與收取2000韓元人工費的韓國國內銀行形成鮮明對照。而銀行每年收取的基金銷售報酬是加入金額的1%左右,基本為發達國家的2倍。
盡管如此,銀行界依然強硬地主張,跨國大銀行的手續費收益比重高達40%,而國內銀行僅為7.1%,所以手續費反而應該上調。但實際上,跨國銀行賺取的手續費大部分來自收購(M&A)中介服務、企業上市(IPO)、發行債券等附加值較高的金融事業,和國內銀行從市民身上搜刮匯款手續費、提款手續費等有質的區別。
▲為VIP營業砸錢毫不吝嗇
銀行界在表示不能背負赤字而不願下調市民手續費的同時,卻在為開展針對富裕階層的營業而不惜投入大把資金。
各大銀行相繼建起大規模PB中心,對這些VIP客戶免除手續費,提供利率優惠等,為拉攏和維持富裕層客戶花盡了心思。然而銀行開展的上述VIP營業實際上是賠本的買賣。銀行的主要收益來源是存貸差,即貸款利息收入減去存款利息收入,但富裕層客戶在銀行的存款很多,實際上需要從銀行貸款的情況很少。
某商業銀行的有關人士表示:「現在從這些VIP客戶收取的資產管理手續費還很少,但為了吸引這些顧客,銀行要保障高於存款利息的收益率,所以銀行需要投入的資金較大,VIP營業難免遭遇赤字。」
金融消費者聯盟的事務總長趙南熙(音)表示:「國內銀行追求大型化和壟斷化,對輿論批評沒有任何反應。用老百姓血汗錢湊成的公共資金起死回生的銀行漠視老百姓是不對的。」
據悉,為了幫助銀行界挺過1998年外匯危機、2003年信用卡風暴、2008年金融危機等,各機關向其提供的公共資金達160萬億韓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