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財政部18日晚間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總計11370億美元,低於7月末的11735億美元,環比減持365億美元。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美國財政部18日晚間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總計11370億美元,低於7月末的11735億美元,環比減持36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365億美元的單月減持規模,創下近年來的最高減持紀錄。
分析人士認為,創紀錄的減持規模體現出市場對當前美債安全和美元貶值的憂慮。如何保障國家外匯儲備的投資安全,盡快走出「美元陷阱」,已成為決策部門的重要考量。
近年來最大幅度的減持
根據已有數據,8月份365億美元的減持規模,是近年來我國對美國國債的最大幅度的單月減持量。上一次月度大規模減持發生在2009年6月,當月中國對美國國債減持幅度達251億美元。而在其他月份,我國對美國國債的投資規模有增有減,波幅相對較小。
「總體來看,這是市場正常的投資行為,當然也與8月份標普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所帶來的市場動盪分不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
國際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8月6日下調了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這是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歷史上首次遭降級,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受到市場的質疑,美元隨之走出貶值行情。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我國對國債投資結構正常調整後的結果,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指出,近年來中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通常是減少短期國債規模而增持長期國債,此次大幅減持不排除由於大量短期國債到期的原因所致。
針對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對中國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的關注,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的信用反映,是美國國內和國際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品種。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市場投資行為,根據市場狀況動態調整,增持或減持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
市場日益擔憂「美元陷阱」
儘管是正常的市場操作,但與上次超過250億美元減持行為一樣,此次創紀錄的大幅減持行為再次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其背後暴露出的是市場對「美元陷阱」的日益擔憂。
「近20多年來,中國幾乎沒有間斷地保持著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上的盈餘,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外匯儲備的累積。」經濟學家余永定撰文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在美元貶值風險加大的同時卻不得不進一步購進美元資產,正日益陷入到「美元陷阱」中。
資料顯示,2009年6月我國減持美國國債達251億美元,其背景與美元的階段性疲軟分不開。2009年以來,美元指數從85點位置開始快速下探,並於年底跌至75點關口,帶來投資者美元資產賬面的損失。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家外匯儲備突破3.2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於投資和購買美元資產,美元的持續走低對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構成了一定威脅。然而,由於目前美元資產相對於其他資產而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流動性優勢,因此購買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實際上也是不得已之舉。
「現在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我們在系統地、持續地減持美國國債。不過,當前我國持有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外國資產這一資產投資結構在美元出現貶值時顯得格外脆弱。」張明稱。
需確立多元化投資思路
專家指出,由於美國經濟復甦乏力、美國債務的不斷增加,以及美元貶值風險的日益凝聚,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國,我國應確立外匯儲備多元化投資思路,積極籌劃以主動走出「美元陷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我國必須提高外匯儲備中的非金融資產運用比例,應加快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進程,以對沖美元可能長期貶值的風險。
經濟學家鄭新立建議加快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力度。「不得不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是我們海外投資能力比較弱的一種表現。為什麼德國、日本歷史上同樣有過大量的外貿順差,但卻沒有出現大量購買其他國家債券的現象?原因是其通過強大的海外投資能力,消化了過多的外貿順差。」
鄭新立認為,當前中國迫切需要提升企業走出去的能力,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和海外併購,以緩解貿易投資雙失衡格局,減少對美國國債的依賴。
也有專家指出,應在宏觀政策上尋求治本之策。
「中國嘗試過多種措施以減緩外儲的增長速度,並保護現有儲備的價值。遺憾的是,由於巨額資金流入以及經常賬戶盈餘,這些政策無法遏制中國外匯儲備的持續迅速增長。」余永定認為,若要跳出「美元陷阱」,最根本的是要修正和終止那些導致外匯儲備進一步積累的宏觀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