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全球人口將達70億 餵飽成難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聯合國人口基金近日宣佈,2011年10月31日,地球將迎來她的第70億位人類居民。

這一天是西方傳統的萬聖夜,選擇這個日子,並非精確預計第70億位公民的生日,而是借這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時刻,再次向人們警醒一個嚴峻的問題——人口過剩。

早在1789年,英國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就在其代表作《人口論》中提出:人口呈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呈代數基數增長,糧食增長不能與人口的增長潛力同步,從長遠來看,人口數量與供養能力之間必然出現巨大裂痕,導致饑荒以及爭奪資源的戰爭。

近三百年來,這一可怕的預言並沒有真正實現,但近年來隨著糧食價格高漲、能源短缺、全球變暖、生物滅絕等關鍵詞充斥著這個世界,科學家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一個終極命題——地球到底能承載多少人?

人口過剩,真實的威脅

想像一下:時間流逝的每一分鐘,地球上平均250個新生兒呱呱墜地。

1800年,地球人口為10億,大約125年後,這一數字增長到20億。而地球人口從60億跨越到70億,其間間隔僅12年。

聯合國的世界人口報告估計,人口增長可能在2050年達到峰值90億。甚至有預測數字認為,屆時人口將突破110億。

對於一個常常被貧困人口、自然災害和糧食飲水短缺所困擾的群體來說,這些冰冷的數字顯得更加殘酷。日益增長的人口負擔,是否最終會導致大災難的降臨和不可扭轉的環境破壞——比如氣候變暖,野生動植物大規模滅絕?

倫敦大學學院生物系教授斯蒂夫·瓊斯研究認為,相較於其他的動物群體,人類的繁衍規模比正常情況擴大了一萬倍,「如果沒有農業,人類到現在的人口數量或許剛超過五十萬」。

一些生態學家提出,農業的發展使人類陷入兩難境地——農業是人類繁衍和繁榮的助推器,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態問題的根源。

「農業意味著砍伐森林,意味著肥料中的氮滲進土壤,農業用水佔據了人類總用水量的85%。我們實際上在蠶食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學美國人》專欄作家傑弗瑞·薩科斯說。

印度作家拉尼亞尼·莫漢蒂則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商業化的世界傾向於將人口視為「紅利」,以至人口過剩的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到2025年,印度人口有望達到14億,超越中國而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如今,媒體和商家大部分情況下將人口視為印度最大的資產,」莫漢蒂寫道,「但他們忽視了,我們不僅僅是手機和信用卡的消費者,同樣也是食物和水的消費者。」

「想想生下一個孩子的環境影響」

就在10月31日來臨之際,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居民詹尼·比蒙巴特正忙著給社區分發萬聖節的禮物——不是糖果,而是避孕套。

比蒙巴特是美國環保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志願者,她和全美1200多名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將10萬個避孕套散發於美國50個州的酒吧、商店、大學等公共場所。

這些避孕套的封套都經過精心設計,印上了因環境惡化而岌岌可危的動植物,如北極熊、美洲虎、斑點貓頭鷹等,並配上響亮的宣傳口號。

「地球上動物和植物的滅絕比率正在不斷上漲,而越來越多的人類消耗了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資源。」發起這項活動的「生物多樣性中心」稱。

比蒙巴特認同這一理念,因而加入活動,提醒地球人口達到70億的關鍵時刻。「我並不反對家庭撫養多個小孩,我是這樣想的,如果你想養三個孩子,可以生兩個、領養一個。我想讓那些家庭意識到自己不負責任的性行為,想一想生下一個孩子造成的環境影響。」

倫敦大學學院名譽教授、研究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的約翰·吉爾伯德也是控制生育率的支持者。他的警告更加直接:「或者我們通過溫和的、人性的計劃生育方式來降低人口,或者,大自然會通過各種殘忍的方式來除掉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比如饑荒和疾病。」

對於一些保守派人士「不應剝奪女性生育權」的批評,吉爾伯德回應說,在高生育率國家,反而是「女性不要孩子」的意願未得到充分尊重。「在烏干達等男性為主導的國家,很多婦女並不願意不停地生孩子。我們要幫助女性,其中並沒有強迫的成分。試想,那些生活貧困、已經育有四個子女的婦女,真的願意生第五胎嗎?」

因此,在聯合國為七十億人口而推動的「七十億行動」中,「婦女教育」被放到了與「環境可持續性」同等重要的地位。

「全球有2.15億婦女缺乏安全有效的計劃生育手段,迫切需要我們的幫助。這些個體的女性生育率的小小改變,經過各國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將給世界帶來大的改變。」」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執行總裁巴巴通德·奧索蒂梅因在9月的一次會議上說。

聯合國人口基金也在公報中稱:「我們今天所採取的行動將決定本世紀結束時世界人口增長到100億還是160億。」

富國「餘糧」難飽窮人肚

「第70億位公民將降生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這個世界有足夠多的食物,卻仍有無數人忍饑挨餓。這個世界很多人生活奢侈,卻仍有無數人陷入赤貧。」9月初,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談到全球人口達70億時說。

並非不夠,而是不公——潘基文的評論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人口過剩並不僅僅取決於人的數量和資源極限的比例,也取決於資源如何被使用,以及分配的方式。

數據顯示,2005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群佔據了全球個人消費總量的76.6%,最窮困的五分之一人口僅佔消費總量的1.5%。這一矛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最為顯著,這裡有8億人口,靠著平均每公頃土地一噸的糧食產量來維持生計。

「我們種出的食物足夠餵飽世界,幾十年來都是如此,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很多人無法獲得這些食物。」美國密歇根大學生態學家凱瑟琳·巴德格雷言之鑿鑿。巴德格雷領導著一個有機農業研究小組,希望用「不傷害大自然的方式」來餵飽人類。

消費模式也是一個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2006年曾發佈報告稱,「如果地球上所有人維持目前歐洲人的消費模式,我們所耗費的資源將超過地球供養能力的三倍。」報告說。

由於各國貧富不均的現狀,富國的「餘糧」很難轉化為窮困人口的「有效供給」。開放的、流通的全球市場並未能改善現狀,貿易的開放性使得一些國家放棄了糧食自主轉而依賴進口,從而增添了糧食安全的風險。這在2008年國際糧食價格暴漲引發的危機得到證明。

「在不斷高漲的穀物價格面前,主要糧食出口國都關閉了大門,國際機構也未能發揮應有的協調作用,加劇了分配的不公平」,《科學美國人》專欄作家傑弗瑞·薩科斯說。

峰值100億後或將回落?

地球到底能夠承載多少人庫?據科學家測算,地球最多只能養活100億至150億居民,若繼續不受控制地增長,地球將不堪重負,人類將遭遇毀滅性災難。

上世紀六70年代,農業領域的「綠色革命」曾實現糧食的大幅增產,然而,實現「第二次綠色革命」將更加艱難。美國「地球政策研究協會」的環境學家萊斯特·布朗說,「最大的難題在於:我們已經逼近了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極限」。

一些現實的困難還包括農業成本的投入,許多貧困地區的農戶難以負擔,如石油緊缺令化肥成本急劇上升,水資源短缺使得灌溉方法的革新更加困難。

不過,也有科學家持樂觀態度。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約翰·蘇爾斯頓爵士領導著英國皇家學會的一個全球人口研究小組,致力於尋找讓人類「不僅僅維持生計而是繁榮昌盛」的方式,他曾因在基因領域的研究獲2002年諾貝爾生物學獎。

「對於科學方式解決人口增長問題我保持相對樂觀態度。在揭示人類基因方面的研究經驗讓我感到,人類作為個體和一個整體,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仍然有希望籌劃一個和平繁榮的未來,其中每一個個體都能獲得成長的機遇。」蘇爾斯頓爵士這樣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

據聯合國估計,世界人口將在本世紀中葉達到峰值100億,然後隨著高生育率國家的經濟發展成熟,人口將逐漸回落。

這一統計似乎驗證了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的「發展即自由」理論:即投入資金改善貧窮人口的經濟狀況,幫助經濟欠發達國家實現發展,當人們生活水平改善,變得更加智慧,他們將花費更多時間學習和思考,而非尋找食物和水,並將自動地少生孩子,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孩子。

中國能容納多少人口?

據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公佈的資料,中國的整個自然環境最多能容納15∼16億人口,許多短缺性資源能容納的人口低於10億。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口規模在下一世紀的中葉將達到環境的最大容量值。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4月發佈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現在中國就已經有約13.4億的人口,面臨的資源狀況越顯嚴峻。對此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新認為,緩解人口只能從兩方面著手:嚴格控制人口數量,降低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同時提高人口素質,使自然資源能得到既充分又合理的利用。不僅要強調人口文化智力素質的提高和人口資源環境素質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實現中國人口的現代化。這兩方面的政策如果得以有效推行,就能減輕人口對資源與環境的壓力,為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

      責任編輯:晨彥
美刊預測全球人口10月底達70億      [2011-08-01]
美雜誌刊文預測全球人口10月底達70億      [2011-08-01]
聯國:全球人口本世紀末破百億      [2011-05-04]
敘感謝中國否決票:免蹈利覆轍      [2011-10-22]
卡扎菲或遭毆打後被擊斃 聯合國將調查      [2011-10-22]
利當局稱卡扎菲秘密資產超2000億美元      [2011-10-22]
卡扎菲遺體置於肉鋪冷藏室 民眾排隊觀看      [2011-10-22]
喬布斯拒做手術 錯過痊癒機會      [2011-10-22]
奧巴馬宣佈年底撤軍終結伊戰      [2011-10-22]
利執政當局將於周日宣佈全國解放      [2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