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環球時報:中國有理由為緬甸的變化高興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2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中國對緬貿易優勢的諸多原因中,地緣因素及中國經濟的吸引力是決定性的,東盟各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幾乎都是中國,認為中國在緬甸開放之後的貿易競爭中會輸的說法是幼稚的。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原文如下:

自吳登盛今年3月就任緬甸總統以來,緬甸先後釋放被軟禁多年的昂山素姬以及數百名政治犯,近日又傳出消息,緬甸將向美國「臉譜」社交網站打開大門。這被視為緬甸告別現代政治秩序數十年後的第二次嘗試與回歸。緬甸1948年獨立後不久就出現了議會制,它於上世紀60年代因民族矛盾和國家內亂被中止。

吳登盛總統的改革不像是「面子工程」,近年多名緬甸高官來中國考察學習,其領導層對漸進式改革的必要性逐漸形成共識。西方長期制裁使緬甸的軍政府體制陷入困境,迄今沒有一家大型西方跨國公司在緬甸投資,幾乎沒有現代金融業,製造業被「封殺」,民生凋敝。

緬甸的政治改革至少到目前很難與「西方化」掛鉤,它更像是軍人政治走向極端後的理性自我修正。2008年的修憲給軍人在議會中留足了位置,軍人在緬甸政治中的地位大概會長期保持特殊。

然而由於改革常常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過程,緬甸的未來出現前所未有的各種不確定性。緬甸現政權敢於面對它們,至少是有勇氣的表現。他們沒有為了抵抗壓力而把老路上的戰壕越挖越深,而是做出審時度勢的「戰略大回轉」。

中國應當為緬甸的變化高興,對緬甸改善與西方的關係,尋求在中印之間的一定「外交均衡」,我們也應當坦然處之。中國一直視緬甸為朋友,外界有時將中國簡單說成「緬甸軍政府的朋友」,緬甸政治孤立給中國帶來的政治麻煩,要遠遠糟於它因對外開放而給對華關係帶來的「稀釋」。

緬甸開放會對在緬有大項目的中國公司帶來直接影響,中國援建的水電站被突然停工就是一例。但這些風險本應進入我們的預案,中方應以新的心態和手段應對它們,維護自己的利益。

說到底,中國對緬貿易優勢的諸多原因中,地緣因素及中國經濟的吸引力是決定性的,東盟各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幾乎都是中國,認為中國在緬甸開放之後的貿易競爭中會輸的說法是幼稚的。

更幼稚的言論是將緬甸政治改革同中國作對比,以此證明中國的改革即使跟緬甸相比也已經「落後」。類似的荒唐對比還被用在越南和中國之間。中國政治生態的錯落和層次都是越南和緬甸完全不可比的,中國社會的多元化以及輿論的力量處於可持續的發展中。中國政治的綜合現代化水平不是靠一兩個單項指標就能一步邁上來的。

衷心祝願緬甸的改革順利,中國如此之大,不需要用緬甸與中國有出入的改革步驟的失敗,來印證自己當前狀態的正確。看到周邊有些不同就對中國犯起糊塗的人,大概從來就沒有清醒過。

      責任編輯:亦書
日艦機對華高頻率偵察 損害中國利益      [2011-10-27]
美媒:中國建3000英里地下長城      [2011-10-27]
中國將世界70億人口日推遲5年      [2011-10-27]
解析阿拉伯動盪 找準中國利益      [2011-10-27]
中國引進世界最先進核電技術      [2011-10-27]
西方媒體熱評中國「限娛令」      [2011-10-27]
國防部:中國尋求在巴基斯坦建軍事基地純屬炒作      [2011-10-26]
國防部就美對台軍售、中國小艇被菲扣留等答問全文      [2011-10-26]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中國1.5億畝耕地被污染      [2011-10-26]
中國公安查看湄公河血案現場      [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