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過去一周,國際媒體一如既往地高度關注中國。從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改革,到中國經濟取得的矚目成就和面臨的人口、資源壓力等問題。我們從其中選取7組關鍵詞,來回顧一周來外媒關於中國的報道。
關鍵詞一:文化體制改革
美報文章:六中全會加強中共文化引導力
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10月24日文章,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一項能夠達成共識的計劃:保護並弘揚中國文化。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他們所謂的「軟實力」正不斷擴大。共產黨通過舉辦展覽和建立促進漢語學習的孔子學院,積極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的閃光點。
在國內也一樣。共產黨高層近幾個月開始直言,支持出版業、電影、戲劇、社區活動中心和學校的發展。
黨的領導人今年夏天幾乎每周都要走訪不同地區,傳達一種理念,這種理念正如六中全會所說的:「文化改革發展,顯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為堅持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許多幹部喜歡利用中國提高的聲望,尤其是不少省份已利用高聲望從外國投資和旅遊業中獲利。
在一次黨的重大會議中提出統一中國文化戰線的目的何在?
一個目的是,很多官員希望通過革命懷舊或提供文化引導,將共產黨帶回人民生活的中心。越來越多黨的講話中注意到現代化過程中的精神壓力和道德滑坡。一些 官員認為,從上層進行更多引導是十分必要的,似乎由黨提供的文化引導將解決社會中的道德缺陷。不少幹部明確相信,利用「偉大的中國文化」是重回人民日常生 活的途徑之一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文化是所有中國人都能認同並為之自豪的,因此會感謝黨的社會主義旗幟。
全體會議的總結是,共產黨認為中國文化是特別而值得保護的,這不會招致許多人反對。但排除其他問題而把重心放在文化上的做法仍然留下許多沒有解答的問題。
例如,文化建設真的能夠讓放緩的經濟軟著陸?弘揚中國文化如何能夠解決小企業面臨的不同困境?文化產業的刺激方案能否補償,比如,投入高科技項目資金的減少?
瑞報文章:中共發現文化「軟實力」作用
中共領導人發現了文化「軟實力」的作用。他們意識到,有必要改革文化政策來促進、弘揚中華文化並由此發揮影響力。新的文化方針出於意識形態考量。就連具 有傳統意識的中國年輕人有時對文化問題的看法也很悲觀。開放政策導致了日常生活的商業化,這為大眾傳播的各種形式創造了空間,但他們認為這些形式是低級 的。他們說,中國缺乏可以區分良莠的國家政策來指導文化生活。
關鍵詞二:正視中國成就
日報文章:日應消除成見正視今日中國
據日本《每日新聞》10月26日文章,大家對中國究竟抱有怎樣的印象呢?
仔細回想起來,更為吸引眼球的似乎大多是假貨、剽竊、動車事故等有關負面話題。去年秋天的撞船事件及由此引發的反日動向,無疑都助長了日本人對中國的不信任情緒。
這些問題自然無法輕易忽略。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負面話題被反覆強調的結果是我們對中國的印象越來越差。
這些負面印象可能今後也難以消除。
我們在不斷思考如何與中國打交道,並傾向於將兩國關係無法順利推進的原因歸咎於中國。但我認為,其中原因並非與我們自身無關。
中國國內儘管面臨各種矛盾和問題,但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相比之下日本經濟一直沒有走出低迷狀態。
儘管經濟地位已發生巨大變化,但日本對中國的看法較之以往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這樣真的可以嗎?
我本人與中國打了很長時間的交道,但現在覺得很難跟上中國和中國人的變化。
27年前,我和家人第一次訪問了中國。當我坐車來到父親的養母家裡時立刻被幾十個人圍了起來,當時感覺十分害怕。我的印象是,中國是一個完全陌生而且落後的國家。十幾年前我到中國長春市留學,期間有過因一點小事而遭到排擠的痛苦經歷。
當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時,我只好對自己說:「畢竟是在中國呀。」
到2008年秋訪問中國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街道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郵局裡秩序井然排隊的人們,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人的意識確實發生了改變。
日中關係現在仍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但我認為其中也蘊含著各種可能性。今後日本應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呢?當然,中國方面也有原因,但我認為我們日本人也有必要作出改變。
首先,日本應改變以前對中國抱有的負面印象。其次,日本應從各個方面審視今天的中國。
明年將迎來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我們期待日本與中國以新的形式發展友好關係。
法報:面對成功 中國人有理由傲慢
面對這些成功,中國人有理由傲慢。這是一個喜愛種種慣用語的民族,過去有長征、大躍進,人們現在則常提到「小康」,這是中國領導人向其百姓許諾的。中國 人已意識到,出口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和平崛起」意味著:我們奔向至高無上的位置並不會對世界穩定構成威脅,請放心地睡吧!
關鍵詞三:再論中國模式
西媒文章:中國模式的普遍性與獨特性
據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0月16日文章,當前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後果之一可能就是被稱為「北京共識」的「中國模式」的興起,發展中國家將這一模式看作「華盛頓共識」模式的替代選擇,近年來的動盪已經使「華盛頓共識」嚴重失信。
五大要素是成功關鍵
我認為,組成北京共識的有5個要素:
首先是國家資本主義。這是一種政府具有決定性影響的經濟制度,通過國有企業和名義上是私人企業但與政治權力階層關係密切的企業以及通過監管和「建議」對經濟進行干預來實現。
因此,在所謂的以市場為經濟活動主體的模式下,政治權力不僅限於補充和監督的角色,而是在經濟中扮演「領導」的角色,確定首要任務和目標,並引導經濟向著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向前進。
其次是改革政策的漸進性。這是30多年前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模式最基本的特色之一。
在中國,某個特定的改革措施常常是先進行試點,先在某些部門或地區實行,然後在證實有效並進行適當調整之後,在整個經濟領域執行。
第三,中國模式是對外開放、對貿易和投資開放,以及對融入國際經濟開放的模式。中國改革的中心點之一就是對外開放。中國明白,必須通過對外開放來獲得先進技術、現代化的管理方法、知識和資本。
關鍵詞四:神童張炘煬
外媒: 「神童」教育在中國引發爭議
據馬來西亞《星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從10歲起,張炘煬一直是媒體的焦點。後來他成為中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
13歲時,他在北京工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而現在這個16歲的神童再次創造歷史,上個月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攻讀博士學位。
張炘煬的速成教育引發了一場辯論:這樣做是否有違天性,中國是不是應該鼓勵孩子們跳級和早日成人,儘管在現實中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或者不成熟。
最近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張炘煬表現出了自己的幼稚和不講道理。他說自己曾好幾次威脅他的父母,如果不給他在北京買房就會中斷學業。
他的話在網上引起一片嘩然。許多網友說他不應該逼迫顯然無力承擔高房價的父母,他應該自己掙錢買房子。
一名網友說:「多麼自私的孩子。接受那麼多教育有什麼用?」還有人評論說張炘煬不應該被貼上神童的標籤,而應該貼上「問題兒童」的標籤。
也有人說如果張炘煬不是中國最年輕的博士,他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
他們說:「我們正是因為他的名聲而對這個普通的16歲少年有別的想法。他和許多那個年齡的孩子一樣只是一個叛逆的孩子。」
張炘煬在遼寧一個普通人家裡長大。他的父親張會祥是一名公務員,在張炘煬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他比同齡人聰明。之後,他教育孩子主動學習,鼓勵他思考和提問。
這個孩子可以談論從伊拉克戰爭到城市形象等嚴肅話題。有時他還會和父親就某些話題因為觀點不一致而爭執。
對於張炘煬來說,埋頭讀書、與大他好幾歲的同學一起走進考場以及跳了很多級似乎是快樂的事。但他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這些根本就不會讓他快樂。
張炘煬說因為父親的教育方法,如果他的學習不好,他的父親可能要比其他孩子的父親更傷腦筋。
由於來自父母的巨大壓力以及對自己的高預期,在攻讀碩士學位時他有幾門課不及格,最後面臨交不出論文畢不了業的後果,甚至想過自殺。
在接受採訪時,張會祥說自己做不了大事,唯一的就只能幫幫孩子,把下一代培養好了,讓他翅膀硬一點。
張炘煬說當他在北京的大學學習並受到媒體和物質世界的影響後曾和父母商量過在北京買一套房子。他聲稱正是他的父母想讓他在北京上學,去實現一個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
他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強加的,反正我的夢想也基本上繼承了父母的夢想。本來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他們。他們應該為此努力。」
張會祥說他的兒子來北京後接觸到城市的浮華,整個人都變了。他說:「他過早地接觸了這些東西,認為沒有錢生活不下去,再有學問再有本事也沒用。」
張炘煬知道網上對他的話引發了一場辯論,不過他說不能讓所有人都理解他。他說:「還是保持平常心吧。我現在只想盡快從紛擾中脫身,不被打擾地低調求學。」
關鍵詞五:人口、水資源壓力
外媒:衛星城難減中國大城市人口壓力
據路透社北京10月24日報道,在從一個小城鎮崛起為北京規劃的一個衛星城的14年之後,通州仍然缺少好學校、醫院和娛樂設施。
通州本來是為居住在人滿為患的北京市中心的民眾而建的,但現在這些人中幾乎沒有人住在那裡。
相反,成千上萬名年輕人、中等收入者和來自中國較貧窮地區的藍領外來人員搬了進去,苦苦應對缺少娛樂設施並且每天要乘坐汽車穿過擁堵不堪的公路進入北京的狀況。而今,北京的人口已接近澳大利亞的總人口。
通州和首都其他的衛星城遠遠沒有成為解決北京激增人口的住宅問題的靈丹妙藥,反而為規劃者們製造了新的難題。
一直住在通州區的52歲的王先生說:「每個從北京城內搬過來的人都感到後悔。」
他說:「人們信不過這裡的教育和醫療服務,這個地區也沒有足夠的商業。他們在通州沒法開展真正的事業,所以10個人中就有8個仍然在城內上班。」
王的抱怨凸顯了北京乃至全國各地城市規劃者的困境。
北京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過去10年間它的人口膨脹了1000萬左右。這折射了世界範圍內的一個趨勢,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在2010年3月的一份報告中說,1950年,大約7.3億人居住在城市。到了2009年,這個數字接近35億,40年後將達到64億。報告說,到了2025年,全球將有29座大城市的人口超過1000萬,其中絕大多數是在發展中國家。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說,中國數量眾多的農村流動人口增加了大城市的人口,可能會「給發展帶來負面後果」。
英國《金融時報》:缺水恐阻礙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正在應對不斷下降的地下水位和日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水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關鍵問題之一。
中國有世界20%的人口,但淡水供應量只佔世界的7%,是全世界最缺水的經濟體。
這個問題已經隨著中國的發展日趨明顯。在最新的水荒中,昆明將在今後8個月限量供應城市用水。
中國政府一直設法通過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嚴格污染標準和減少消耗等一系列措施應對這個問題。
今年,具有象徵意義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注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國務院的相關指示也一直非常密集。北京今後10年的水項目預算高達4萬億元人民幣,包括農業灌溉、洪水防控、水資源供應和保護等。
但是,今年的政策大多只是過去政策的翻版,只不過規模更大,這讓分析家猜測,中國的水危機何時將嚴重到開始阻礙經濟發展的程度。這一部分要歸咎於政治角力,因為沒有哪個部門能直接控制眾多的水系。
關鍵詞六:中國消費、中國製造
英《金融時報》:中國消費者喜好影響全球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26日報道,中國消費者往往準確地知道他們想買什麼而這跟跨國企業想賣給他們的東西並不總是一致。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燦說:「當外國公司來到中國,它們非常自豪於在其他國家取得成功的商業模式,有時甚至是過於自豪。」
中國人喜歡外國品牌尤其喜歡那些學會了入鄉隨俗的外國品牌。
美國零售企業百思買是個絕佳的反面例子:它的自有品牌門店在中國遭遇了丟臉的失敗,已於今年全部關閉,它正在尋找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辦法。
戰略咨詢公司美國摩立特集團負責中國消費品事務的托爾斯滕·施托克說:「百思買企圖複製美國模式,提供優質的購物體驗,但消費者最終不願意為之買單。」
英媒:「中國製造」亟待向高端攀升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26日文章,位於廣東省鶴山市沙坪鎮的奧地利企業華登高質餐具公司創建於1978年,是文化大革命之後首批入駐中國的外資企業之一。這家公司的第一件產品是一個價值1.5美元的攪拌器。
自那以後,華登逐步轉型。現在,這家公司為一個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品牌生產設計師燭台產品,單只零售價即超過1000美元。
華登公司的轉型,凸顯出中國加工製造企業如何應對來自價格低廉的鄰國日益激烈的挑戰,轉向對資本和技術都有更高要求的產品。
中國提升在價值鏈中所處的位置,或許會讓人聯想到電子行業等高科技企業,現實並非如此。
中國的高科技加工製造企業一直嚴重依賴進口技術,但是,因為擔心知識產權問題,境外企業在向中國合作夥伴轉讓技術方面越來越猶豫。中國多數高科技加工企業仍然局限於組裝別國生產的零部件,對最終產品幾乎沒有增值服務。
然而,在紡織業和日用品領域,中國已經開始大踏步前進。
關鍵詞七:界定恐怖主義
外電關注中國將立法界定恐怖主義
據美聯社北京10月25日報道,中國稱正在考慮以新的立法行動來更好地界定恐怖主義,從而加強國內和國際的反恐工作。
官方的新華社今天報道,提交給國家立法機構的草案將借鑒國內和國際文件的規定,對恐怖分子以及恐怖活動提出更明確的司法定義,以便於更好地提起針對恐怖主義的指控。
草案針對的是那些採取暴力、破壞、恐嚇或者其他手段製造社會恐慌、脅迫國家機關或者國際組織的人。煽動、資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協助實施上述活動的,也屬於恐怖活動。
新華社援引公安部副部長楊煥寧的話說:「現行法律沒有對恐怖活動、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的含義作出規定,直接影響到對恐怖活動的打擊和對涉恐資產的控制,也影響到反恐怖國際合作。」
目前尚不清楚這個草案會形成新的法律還是會在現有法律基礎上進行修訂。
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反恐專家李偉說,這項提議的最終目的是制定一項新的反恐怖主義法。
李偉說,這將是中國政府首次建立一整套綜合機制,專門處理恐怖主義案件,包括界定恐怖犯罪、明確反恐機關職能以及沒收恐怖活動資金的程序等。他說:「中國使用這項法律的頻率取決於類似事件發生的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