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神八今日發射 將首次空間對接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0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今日凌晨將運送「神舟八號」飛船升空,與正在軌穩定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交會對接,實施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以突破和驗證航天器自動交會對接技術,驗證組合體工作模式,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10月31日宣佈,「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第五次會議研究決定,神舟八號飛船瞄準11月1日5時58分發射。9月29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成功。經過兩次變軌,並完成在軌平台測試和變軌調相,目前天宮一號正在高度約343 千米的近圓軌道上運行,等待與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八號」飛船為改進型載人飛船,沿用返回艙、推進艙和軌道艙三艙結構,全長9米,艙段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千克。增加了微波雷達、激光雷達、CCD敏感器等交會測量設備,以及主動式對接機構,具備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與分離功能。對接機構採用導向板內翻式的異體同構周邊式構型,對接後可形成0.8米的航天員轉移通道。

  發射神舟八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是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基礎上,對助推器、控制系統、故障檢測處理系統等進行了改進,提高了可靠性和入軌精度。火箭全長約58米,起飛質量約497000千克,運載能力不小於8130千克。

  交會對接測控通信網由2顆天鏈一號中繼衛星、16個國內外陸基測控站、3艘測量船,以及北京飛控中心和西安測控中心組成。

  神舟八號飛船返回的主著陸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飛行程序程序詳解

  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發佈的方案,首次交會對接為無人自動交會對接試驗,對接目標飛行器為天宮一號,追蹤飛行器為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飛行過程分為遠距離導引段、自主控制段、對接段、組合體飛行段和分離撤離段。

  遠距離導引段自神舟八號飛船入軌後開始,在地面測控通信系統的導引下,神舟八號飛船經五次變軌,從初始軌道轉移到330千米的近圓軌道,在距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後下方約52千米處,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建立穩定的空空通信鏈路,開始自主導航。

  自主控制段經歷尋的、接近和平移靠攏三個階段,神舟八號飛船通過交會對接測量設備,自主導航至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接觸,自主控制飛行過程約144分鐘。

  對接段從對接機構接觸開始,在15分鐘之內完成捕獲、緩衝、拉近和鎖緊四個過程,最終實現兩飛行器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

  組合體飛行段由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負責組合體飛行控制,神舟八號飛船處於停靠狀態。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試驗。對接機構解鎖後,兩飛行器分離,神舟八號飛船撤離至距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140米處停泊,按照對接程序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再次構成組合體。

  組合體繼續飛行2天後,進入分離撤離段,兩飛行器再次分離,神舟八號飛船撤離至距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5千米外的安全距離,交會對接試驗結束。

  爾後,神舟八號飛船按預定返回程序飛行,返回艙返回主著陸場;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變軌升至高度約370千米自主飛行軌道運行,等待下一次交會對接。

  根據交會對接任務計劃安排,將於2012年發射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再進行兩次交會對接。其中神舟九號飛船是否載人,將根據神舟八號飛行任務評估情況決策,神舟十號飛船執行載人飛行。

  通過上述飛行任務,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將使中國載人航天技術水平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神舟」飛天歷程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一號飛船進行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主要目的是考核運載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時,驗證飛船返回控制等主要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

  2001年1月10日至16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二號飛船進行第二次無人飛行試驗,主要目的是對工程總體和各系統從發射到運行、返回、留軌的全過程進行全面考核,進一步檢驗總體技術方案和各系統技術方案的正確性和匹配性。

  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6日,中國先後成功發射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飛船進行第三、第四次無人飛行試驗,火箭逃逸、飛船應急救生等功能均為真實狀態,飛行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行狀態一致。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國成功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順利完成各項預定操作任務後,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中國成功進行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運行76圈,歷時4天19小時33分,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並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進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翟志剛與劉伯明、景海鵬在太空飛行46圈,歷時68小時,翟志剛身穿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實現了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責任編輯:諾言
「神舟八號」飛船酒泉發射升空      [2011-11-01]
神八今晨5點58分升空 肩負三項任務      [2011-11-01]
神八優勢 改變百項技術狀態      [2011-11-01]
3艘測量船抵達預定海域將測控交會對接任務      [2011-10-31]
設計師石泳詳解神八與神七不同      [2011-10-31]
天宮神八交會對接過程詳解      [2011-10-31]
官員稱中強度冷空氣過境酒泉 不會影響神八發射      [2011-10-31]
專家解讀天宮神八空間交會對接      [2011-10-30]
神八具備發射條件 將火箭加注      [2011-10-30]
「神八」飛行任務全區聯合演練      [201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