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正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艱難轉型的中國不得不面臨諸多發展中的問題——農村勞動力老齡化,願意種地、能夠種地、並且會種地的農民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2億多農民工中,願意回農村定居的只佔8.8%。其中,超過9成的新生代農民工不願意回到農村。
目前中國農村勞動力(16歲到65歲農村人口)有5億,其中有2.4億人離開農村,流失的這部分農村勞動力主要是青壯年,近一半留下的農村勞動力年齡在50歲至65歲之間。村中留守人員民間號稱「38(婦女)61(兒童)99(老人)部隊」。
安徽省肥東縣新安村農民蔡慶斌如今在省城合肥一家建築企業當司機。這位曾在上海打工十年的農民工,已經在省城購買了一套小戶型商品房,並接來妻子、孩子定居。
蔡慶斌原本十分看好現代農業前景,2009年帶著打工收入回鄉打算承包水塘或土地,搞規模養殖或特色農業,但考察半年後發現投入大、困難多而收益又慢,最終放棄這一打算。
「好不容易攢下一些積蓄,不想投到風險太大的領域。在省城打工雖然開支相對大一些,但一個月三千元的工資超過在家種幾畝地一年的純收入。」他說。
長期研究農民工問題的安徽省社科院社會學家王開玉分析指出,越來越多的中國新生代農民不願回鄉定居,緣於中國城鄉之間收入水平、勞動環境、業餘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差距依舊明顯;緣於種糧收益仍然較低,農業生產無法實現年輕人的理想;緣於農村缺乏可靠的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農村環境污染也在日益加劇;還緣於大量農民早已失去了家鄉的土地。
23歲的許小雅在合肥一家美容院做美體師,每月工資2000多元。精緻的妝容、嫻熟的手法,讓她看起早已不像是位來自大別山的農村孩子。
喜歡業餘時間逛街、看電影的小雅不再像父輩那樣一味節約攢錢,她和同樣是新生代農民工的男友正共同努力按揭買房。「我肯定不會再回老家住了,一方面家裡的承包地很多被徵收了,不需要年輕人都回去;另一方面出來這麼多年,我也無法適應農村的生活」。
上述來自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新生代農民工中,16-25歲的41.4%沒有承包地、36.4%沒有宅基地;25-30歲的35.4%沒有承包地、33%沒有宅基地。
在中國,沒有宅基地意味著沒有建房的屋基,也就沒有定居的條件。大批新生代農民工留在城市不僅給中國城市發展帶來極大壓力,更束縛了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78歲的老農陳興漢是淮河岸邊安徽省鳳陽縣的種糧大戶,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承包租賃種植了2300多畝土地,搞規模農業。但是最近幾年,這位「種田大戶」感覺到,越來越難雇到足夠的勞動力幫忙種植,因為附近幾個村莊的青壯勞力幾乎都湧進了城鎮。
「農忙季節更難招到人幫忙,我給出的人工費用約四五十元一天,中午管一頓飯,但還是很難雇到,」陳興漢說,「現代農業就要依靠規模、特色,缺人種地已經明顯制約了俺的發展。」不僅是在安徽,種糧大戶「招工難」的現象在江西、湖南、山東、河南等農業和勞務輸出大省也很普遍。
中國種子集團公司的育種人員也發愁找不到熟悉農業技術的「熟手」農戶去育種。「育種工作時間長、難度大,我們是交給種糧大戶去做的,但種糧大戶最終還是把育種的任務分散到小農戶,而很多小農戶中不是老人就是孩子,要麼就是婦女,沒有人願意做,也不會做。」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育種科研人員說。
中國仍是農業大國,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過程中。基於人多地少、農業資源稟賦欠缺,機械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從農產品種植、收割,到深加工、銷售等環節,仍然需要大量勞動力來支撐。
「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國不可能把大部分農民轉成城市戶口,因此國家政策應該鼓勵和支持農村培訓,培育和吸引新一代農民經營農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徐小青說。
他表示,讓農民願意從事農業活動的最好辦法就是創造好的農業生產環境,包括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拓展農村周邊二、三產業的發展。此外,在理順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業保險賠付率、讓種糧大戶享受與城市中小企業一樣的金融支持等方面有更多實質互動,讓農民看到農業種植的收益。
而從更大的範疇來講,縮小城鄉差距仍是關鍵所在。國家應著力提高農民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水平,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乃至建設農村文化娛樂設施等。
據悉,截至2010年,中國城鎮化率已提高至47.5%。過去10年,中國城鎮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13個百分點。根據「十二五」規劃,到「十二五」末中國城鎮化率將提高到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