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史蒂夫·喬布斯的去世無疑是我們這一代人和整個世界的一大損失,因為他的成就、傳奇式人生經歷和人格魅力卻一直影響著我們。
特別是他推出的i系列產品所開啟的智能IT時代,其影響力已經超乎我們所想像,不僅波及到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更深深地捲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使得像我這樣一直使用2G手機的人,最近也受到影響,正認真考慮是否要購買史蒂夫·喬布斯的「遺作」-iPhone4S。
在我尚未意識到iPod、iPhone、iMac和iPad系列產品對我們生活的巨大影響之前,有幸先接觸到了在某種程度上比這些i系列產品更高一層次的《I,Robot》,一般譯為《機械公敵》,或《智能叛變》及《我,機器人》,這部影片由威爾·史密斯主演,演繹了未來社會人與機器之間的微妙關係,也提出了人類應如何面對機器人的問題。
在越來越智能化的IT終端面前,我們也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如何面對智能IT時代的問題。這次新推出的Siri語音助理就讓我看到了影片中從保姆、廚師、快遞、遛狗到管理家庭收支,簡直無所不能的機器人的影子。其實,我們在使用簡單的智能導航系統的時候,就已經經驗過在帶有智能的機器面前,人是何等蒼白無力。
單從智能手機來看,由於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移動遊戲、雲計算等新概念的出現,現代人開始越來越依賴於「她」。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10月28日韓國智能手機用戶超過了2000萬人。這意味著韓國總人口的40%現在使用智能手機。
在這樣的一種時代精神的驅動下,對智能IT來說,用也不安,不用也不安。而這種不安的本質是人類進入知識經濟社會之後,對必然面對的信息高負荷的不適應。而在這種信息高負荷的條件下,人類在海量的知識流中不能自拔,開始慢慢把決策的主動權,交給智能IT產品。
在這種兩難境地,應如何消除不安並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沃爾曼的《信息飢渴》這本書以獨特的、創新的思維方式介紹、剖析並設法解決這個問題。沃爾曼把這種來自用和不用的不安稱作「信息焦慮感」和「信息飢渴感」,而這兩種不安的表現形式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在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如此發達的韓國學習和生活期間,我不得不承認自己也一直游離於這兩種感覺之間。
很慶幸我在寫博士論文期間有機會讀到這本書。為了讀這本書,我還經歷了不少曲折。我只知道該書英文書名,可在圖書館查了很長時間,卻沒有找到。該書的韓譯本書名是《二十一世紀的信息銀行》,與原書名距離很遠。韓譯本出版於1993年,但編排方面漏洞百出,封面設計也很粗糙,屬於那種在圖書館很難引人注目的一類。雖然在很偶然的情況下借到瞭然的這本書,但我並不知道這本書就是苦苦尋找的那本《信息飢渴》。要不是因為我那天使用六年多的筆記本升級速度太慢,讓我有時間去看這本「不起眼」的書,我可能真的永遠跟它無緣了。
雖然本書提供了很多有關解決信息飢渴和信息焦慮的方法,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趨勢》的作者、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在本書序言中的一段話。這段話言簡意駭,非常精闢的闡述了本書的核心思想。奈斯比特寫道:「一個人在沒有接受教育或培訓時,也應該能夠將信息個人化並能決定自己從信息中真正需要得到的是什麼。同時,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無知才不會迷失方向,並發現自己的道路。我是從旅行和苦難中學到以上兩個重要教訓的。另外,一個人要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同時要學會適當調整自信與恐懼之間的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這段話中的「坦然接受自己的無知」的健康的態度是我們消除信息焦慮和信息飢渴的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自從巴別塔事件之後,人類的語言變得紛繁蕪雜,人們之間的溝通無法盡如人意。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的無知和語言的不完全,才能獨立於智能IT,並從信息的高負荷中解放出來。也只有當我們真正消除了這種信息焦慮和信息飢渴,才能在智能IT時代,有一個更美好的「智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