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港理大研究儀器 下周遠征火星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社報道,由香港科研人員研製的精密太空儀器「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將於11月8日隨俄羅斯太空船升空,展開為期一年的太空探索之旅,其間將登陸火星衛星進行土壤分析,嘗試揭開火星及宇宙形成之謎。

此次太空任務名為「火衛一土壤」,是中國與俄羅斯首次合作的策略性太空計劃,也是人類史上首次登陸火星最大的衛星「火衛一」之創舉。由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主任容啟亮設計的「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將在計劃中起關鍵作用。

容啟亮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若儀器能成功登陸「火衛一」,將有助人類瞭解火星和宇宙如何形成。「我們估計『火衛一』表面的石頭可能來自火星,有機會是在火星形成時沾上的。」

據介紹,若計劃進行順利,攜有「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和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的俄羅斯太空船將於2012年11月靠近火星,然後將它們分別發送到外型像一顆馬鈴薯的「火衛一」表面和火星的軌道上。

「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在理大工業中心製造,僅重400克,體積比一包香煙稍大一點。它能夠把「火衛一」的表層土壤磨碎及篩選出直徑少於一毫米的樣本,並將它壓成柱狀以進行實地分析,研究結果對瞭解宇宙及火星如何形成至為關鍵。

容啟亮表示,理大和俄羅斯方面的研發團隊在2003年開始合作構思這一火星探測儀器,整個設計經過了很多階段,做了很多模型,並經過反覆測試改良,確保儀器能在低溫及真空等極端環境下運作。

在研發過程中,科研人員要克服的最大困難,是要讓儀器能在無重狀態下,把只有幾顆米那麼大的樣本磨碎,然後進行篩選。「這在沒有地心吸力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因為樣本的碎屑會飛散到四週。」容啟亮說。

為了研發「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容啟亮曾多次前往俄羅斯進行研究和測試,最高記錄在一年內前往當地十次。他笑言,當中不少設計意念是在飛機上想出來的。

據瞭解,中俄兩國的航天機構於2007年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偵察火星及其衛星。整項任務除進行實地分析外,也會將土壤樣本帶回地球作研究,並研究宇宙輻射對太空艙內微生物和細菌的影響。

理大在研發精密太空儀器和與航天研究發展上擁有豐富經驗,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研發的「太空持崁鉗」,其後被獲俄羅斯太空總署採用;2003年研發出的「巖芯取樣器」曾參與歐洲太空總署的火星探索計劃。

目前,容啟亮正在研發「相機指向機構系統」,用於國家探月工程的第二階段,預期於2012年底隨「嫦娥3號」發射升空。

      責任編輯:晨彥
揭秘中國將發射首枚火星探測器      [2011-10-30]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擬11月發射      [2011-10-20]
中俄火星探測器料11月9日發射      [2011-10-19]
俄航天署稱航天器發射事故不影響中俄火星探測項目      [2011-09-01]
渤海溢油清理大限今至 康菲恐難達標或臨停產      [2011-08-31]
日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尋外星生物      [2011-08-16]
韓國將認證管理大學留學生招收工作      [2011-08-15]
貝老證實不會參加意總理大選      [2011-07-08]
美天文愛好者稱火星有神秘建築      [2011-06-07]
專家稱人類登火星得等20年後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