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神八發射前險因神九意外被拆卸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瞭望報道,11月3日凌晨,在距離地球350公里外的太空中,「神舟八號」飛船經過4次自主變軌控制,抵達距「天宮一號」約5公里的對接入口點。隨後,從對接機構接觸開始,經過捕獲、緩衝、拉近、鎖緊4個步驟,實現了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開始了為時兩天的整體飛行。

兩個8噸重「龐然大物」的高精度對接,對接機構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齒輪和針頭大小的接口都要嚴絲合縫,無異於「針尖對針尖」。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成功,意味著繼美、俄之後,中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這為我國今後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探索奠定了紮實的技術基礎。

在接下來的12天中,「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還將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試驗。

早在「神舟八號」發射之前,記者便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探營,見證了這一場太空中的「穿針引線」背後的艱辛。

集智攻關突發事件

吃飯時食堂「唱空城計」,走路刮「跑步旋風」,撥打電話語氣急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記者感受到了這裡的「快節奏」。

「『天宮』在天上等著『神八』赴約,這對飛船的發射窗口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童旭東道破了緊張氛圍的緣由。

然而,正當轉場工作緊鑼密鼓地準備時,從北京傳來的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每個人的心情變得暗淡下來。

10 月22日下午4點,位於北京的神舟九號飛船在進行整船熱試驗時發生了意外情況。「神九」上的CTU(計算機核心單元)在一個特定的溫度段發出指令時,遙測信號丟失。「這意味著如果飛船在這樣的情況下接收這樣特殊的指令,飛船瞬間會與地面失去聯繫。一旦出現這樣的意外,後果不堪設想。」童旭東告訴本刊記者。

按照原定計劃,再過兩天,「神舟八號」船箭組合體將結束測試區的各項工作,運往發射陣地,火箭發射進入「倒計時」狀態。根據航天質量管理條例,相同批次的產品出現問題,要開展舉一反三工作,及時剝離問題,確保飛行無隱患。而當這個消息傳來時,距離船箭組合體轉運時間只剩3天了。

怎麼辦?是「凍結狀態」全力舉一反三,還是邊查問題邊推進工作?此前,在「長二丙」失利後,目標飛行器和火箭試驗隊凍結了10天的工作,等待「長二丙」的事故調查。此刻,「天宮」已經在太空調整好姿態等待「神八」到來。交會對接任務對追蹤飛行器,即「神舟八號」飛船的發射窗口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而首次對接任務選擇在陰影區,11月份只有1號、3號和5號有發射窗口,一旦錯過,下次「太空約會」就要順延到12月底了。

在第一時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組織了「兩總」迅速研討,並組織西安的專家迅速攻關。在問題發生當天,「神九」上的CTU被立即運抵西安,同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的專家連夜返回西安,進行集智攻關。大家達成一致,當前一方面是要繼續對該問題進行定位、復現,找到問題所在,同時做好「神舟八號」相關預案。

一場「三地大協同」的攻關戰役就此打響。北京、西安迅速啟動了對「神舟系列」其他產品的驗證試驗;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神舟八號」任務的試驗隊員很快啟動了「拆神八」的預案。

「拆卸工作非常複雜,拋開操作上的風險不說。僅僅從正常的操作工藝程序來說,就需要4天的時間。那將意味著將錯過11月1號和3號的發射窗口,發射日期將順延到5號。假如再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將會給決策帶來重大風險。」童旭東解釋道。

時間一分一秒走過,每個人都在等待西安試驗的結果。原定在10月25日上午10點舉行的CTU歸零會議一推再推,從10點推到下午3點,又從下午3點推到5點,又從5點推到晚上8點

晚上9點半,當北京、上海、西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四地的專家都悉數到場時,報告人帶著「新鮮出爐」的報告還在路上。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著。

會議很順利。經過前後方試驗隊員3天3夜的鏖戰,得出了兩個結論:一是出現問題的只是一個特定的溫度段,只會出現在地面試驗上,飛船在飛行中不會遇到;二是不會給飛船發出該條指令。而即便出現故障,飛船團隊也有預案能夠順利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來自4地150多位專家的「集體會診」,作出了「不拆卸神八CTU」的決定,保持了「神舟八號」的原有狀態。當大家集體鼓掌通過時,人們的臉上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現在回頭來看。這個決定非常有價值。儘管該問題是由於我們的產品不夠『強壯』所致,但是從大家的應急反應來看,證明了載人航天團隊特別能戰鬥,在關鍵時刻,基於對產品、系統的全面試驗,做了一個非常果斷的決策。」童旭東說,只有工作做細了,才能有這種果斷「拍板」的勇氣和自信。

長二F第九次出征

在首次交會對接任務中,已經圓滿執行過7次任務的長二F火箭將再次兩度執行飛行任務,分別將「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送入太空。

「在首次交會對接任務中,針對『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的不同使命,我們共研製了兩枚火箭。從硬件來講,我們盡量保持兩枚火箭狀態的一致性,能夠通用的技術全部通用,確保研製生產過程全程可控。」火箭總設計師荊木春告訴記者,依據現在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速度,承擔著「載人使命」的長征二號F火箭即將迎來批量生產時代,確保火箭技術狀態的穩定可靠是「第一要務」。

相比於之前承擔的載人航天任務,此次遙八火箭要在1個月內執行兩次發射任務,這對長二F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神舟八號」任務對發射精度更是提出了嚴格要求。

為了實現「高精度」的目標,此次火箭首次採取了迭代制導的控制手段,能更好地減小入軌誤差。荊木春告訴記者,不同於攝動制導,迭代制導的入軌方式更加靈活智能。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該項技術首次應用在長征火箭之中。

為什麼要在發射「神舟八號」時採取迭代制導的入軌方式呢?火箭副總師宋征宇形象地給記者舉例。「如果把『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的對接看成是一場接力比賽,運動員沿著直線追上被對接的隊員顯然比繞著追趕更加省力。對運動中的個體而言,橫向機動很困難。這對『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對接也是如此,必須確保『神八』與『天宮』在一個軌道面。」

迭代制導的入軌方式將打破常規火箭的軌道計算模式。「以前火箭發射的入軌模式就像飛機飛行一樣,按照既定的航道飛行,當偏離航道後,自行進行調整。採用迭代制導方式後,火箭將實現一邊飛行一邊計算最適合當前狀態的入軌點,同時設計飛行軌跡,並控制火箭按照設計的軌跡飛行,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保證火箭的入軌精度,尤其是軌道面的精度,從而實現火箭入軌的智能化控制。」宋征宇告訴記者,採取迭代制導後,火箭每0.02秒就要作一次入軌點預計和軌道修正,計算量比傳統制導方式增加了30多倍。

同樣舉飛機飛行的例子,受氣流因素,飛機航行時發生顛簸偏離航道是正常情況。對於火箭而言,受大氣、結構設計、發動機等因素的干擾,火箭在飛行中也很難做到完全按照預定的軌跡飛行,這就需要火箭在飛行中不斷修正軌道,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入軌點的精度。「此次迭代制導大概在火箭點火350秒後發揮作用,讓火箭在飛行的過程中實時作出軌道修正,確保把『神舟八號』精確送入軌道。」宋征宇說。

搞火箭的人都知道,在測定發射窗口之前,首先要明確「乘客」的目的地,即衛星(飛船)的入軌點。「以前飛行器的入軌點一般在發射前1個月就能確定。此次發射 「神舟八號」飛船,為了確保入軌點的精度,在發射前6小時進行最後一次測軌,並在射前4小時才最終確定要對接的『天宮一號』在空間的軌道參數,此時我們才能知道要把「神舟八號」送到哪裡。這對我們的適應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宋征宇解釋道。

零窗口要求

執行過發射任務的人都知道,發射時刻有一個時間段,如果在發射前出現問題需要推遲,發射時間可以順延。這意味著在這個區間內的任何一個時間點內發射,都能滿足發射要求。此次「神舟八號」肩負對接使命,為了與「天宮一號」實現精確對接,工程總體出了「零窗口」的發射要求。這意味著火箭在當天的發射時間只有「一秒」的機會,錯過了就需要再擇機。

「『天宮』在宇宙中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在做相對運動,這意味著錯過一秒,『天宮』就已經在天上了『前進』了7.8公里,「神舟八號」要通過消耗自身燃料去『追趕』目標飛行器。」荊木春形象地說。飛行器上天後靠消耗自身燃料調軌是航天發射「沒有辦法的辦法」。

「這次發射活動和之前發射衛星不同,以前的發射只需考慮衛星上天後能夠盡快把太陽能帆板對準太陽,以便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能量。而這次發射「神舟八號」飛船的第一任務是要為對接做準備,與『天宮一號』這個在宇宙中運動著的龐然大物對接。」據荊木春介紹,在這樣的情況下,「零窗口」發射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發射「天宮一號」起,長征二號F火箭結束了技術上「小修小補」的時代,在繼承了當今電子、信息處理、計算機等領域的技術革新成果後,在確保可靠性的前提下,長二F火箭完成了轉型,一枚性能更加優良、運載能力更加強大、載人環境更加舒適的火箭應運而生。

明年,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相繼升空,空間站建設大幕即將拉開對於航天人來說,「大考」即將接踵而至。

      責任編輯:Shine
少將:航天大國是造1萬輛坦克都無法獲得的國際地位      [2011-11-04]
中國開太空郵局 楊利偉任局長      [2011-11-04]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成功      [2011-11-03]
胡錦濤發賀電祝賀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      [2011-11-03]
吳邦國溫家寶等觀看天宮一號和神八交會對接實況      [2011-11-03]
全程回顧: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      [2011-11-03]
神八進自主控制段 將對接天宮      [2011-11-03]
神八攜帶真實救生應急食品飛天      [2011-11-02]
總設計師:神舟系列飛船將量產      [2011-11-02]
六大關節點考驗神舟天宮對接      [20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