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第一代移民要融入美國社會,許多華人出於美國人不會中文發音、方便人際交往等因素,都選擇給自己取一個洋名。但洋名究竟是否為融入主流社會、增強文化認同的步驟?則見仁見智。究竟取洋名、冠夫姓對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增加文化認同有多少幫助?南加華人學者亦各有解讀。
融入主流 未必非得取洋名
英文名、中文原名、姓,是如今華人新移民普遍使用的姓名格式。外貿業者羅先生在美生活十餘年,起初是為與美國人打交道方便,隨意取英文名Tony。隨著與教會接觸,羅先生在教友建議下將英文名改成Daniel,這個出自聖經的名字已連續16年高居加州男嬰人氣榜首,更彰顯「美國味」。
入籍時,羅先生參照周圍朋友做法,將名字修改為英文名,中文原名放在中間名(middle name),以示美、中文化兼容。
東區居民李女士也采英文名、中文原名首字母縮寫、姓取名模式。她表示,因為中文原名拼音帶有x,大多數美國人第一次多半錯發成z的音,所以從學生到職場,不少美國人乾脆以姓代名稱呼。為方便社交,李女士取洋名,入籍時乾脆將洋名作為正式名字,只保留中文原名首字母為中間名縮寫。
在中、美兩國都有人力資源經歷的Shirley謝指出,當僱主面對硬條件接近的兩份簡歷時,如果一人的名字難記,另一個人的名字簡單易讀,前者可能會因為姓名而失去面試機會。
許多人氣高的洋名,如同中文人名「小明」、「小剛」,西班牙語人名Jose、Maria「撞車」機率高,用起來頗不便。羅先生透露,取Daniel、David、Michael等「通用洋名」的華人數不勝數,單是他的客戶就有兩人與他同名,人多的社交場合,叫一個英文名卻有兩三人同時響應的笑話發生。此外,部分華人的洋名另有不雅含義鬧笑話。留學生張小姐高中開始,就因喜愛Hello Kitty而自取洋名Kitty,後美國室友笑破肚皮告訴她,Kitty在美式俚語有女性生殖器含義。
也有不少新移民認為,文化認同、融入主流與取不取洋名毫無關係。畢業於中國名校英語系、進入常春籐盟校攻讀政治學的蘇小姐指出,國內教授不少出身英美名校、學貫中西,幾乎都不取洋名,在美國學術界頗有聲望的一些華人學者,也沿用中文原名拼音,「真正對西方文化有瞭解、研究的人,未必需要以名字這種浮於表面的形式表現」。南加大商學院MBA在讀生錢同學直言,加州華人聚居,不少美國人對拼音的發音具基本概念,念中文名字不會錯得太離譜,多數美國同學、教授等出於國際交流、教學等原因,樂意學習中文名發音以示禮貌。
取洋名冠夫姓 學者各有解讀
眾多華人新移民取洋名似是「入境隨俗」,但也有部分華裔女性與美國傳統背道而馳,婚後不冠夫姓。南加華人學者對於取洋名、冠夫姓也各有解讀。
爾灣加大歷史系教授陳勇指出,大陸來的新移民,名字拼音裡面往往含有x、q、zh等美國難發得很準確的音,華人取洋名為方便和加快融入社會。取洋名的習慣與赴美時間、年齡、職業需要等因素有關,早期移民取洋名少,近年來新移民較容易接受洋名。陳勇認為,美國社會高度多元化、國際化,新移民不取洋名對社交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
洛杉磯加大人類學系教授閻雲翔指出,名字在中國傳統文化與身體髮膚一樣受之父母,代表集體文化及對祖先、家族的認同,非常重要。現代社會,名字僅是個符號,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不重要,更多關係到方便。
赴美至今仍保留中文名的閻雲翔,以親身體驗指出,美國人打招呼喜歡叫名字,取洋名是便利他人,非正式場合使用有助消除交流障礙。能否幫助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甚至取得成功,閻雲翔認為,取決於個人的努力,洋名只是在微觀的人際關係有所幫助。
名字洋化許多華人OK,不過學美國人冠夫姓,廣大華人女性卻say no。陳勇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嫁給華人丈夫的女性不冠夫姓者甚廣,也有許多嫁給白人等其它族裔丈夫的華人女性選擇冠夫姓。
不冠夫姓對華人女性在美國社會的生活是否有影響?閻雲翔和陳勇持肯定態度。陳勇以身邊朋友為例,有位華人母親送孩子去學校,因為沒冠夫姓被老師認為是繼母。閻雲翔也承認,不冠夫姓在公開場合不便,往往需要對自己的身份說明。從更廣泛層面而言,不冠夫姓更彰顯女性個人主義,無論對華人或主流社會女性的職場成敗,不會有實質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