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港媒:南海又是山雨欲來?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希拉里則在參加東亞峰會和美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前夕前往菲律賓,時間可能是巧合,但還是讓人浮想聯翩。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新一屆東盟首腦會議和東亞峰會召開,南海又是山雨欲來,似乎要重演去年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東盟地區論壇上就南海問題向中國發難一幕。

一些跡像似乎也表明可能會出現那一幕。遠的不說,就以近一個月以來有關方面在南海問題上的動作來看,它們希望看到那一幕。

區域內國家自然仍然是越南、菲律賓當頭。越南舉行了所謂加強「東海」安全與發展合作的第三屆國際研討會。據報道,越南官員在研討會上稱南海局勢緊張,可能會升級為全面衝突。誇大南海局勢的嚴重性,為的是提升各方的關注度。

菲律賓則聲稱要提議在南海建立「和平、自由、友誼與合作區」。

區域外國家以日本上竄下跳最為積極。日本外相則稱有必要構建多邊框架解決南海紛爭,要在峰會上提出這一主張。

媒體還報道日本東盟首腦會議共同宣言草案和東亞峰會共同宣言草案,稱內容涉及南海問題。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則在參加東亞峰會和美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前夕前往菲律賓參加紀念《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簽訂60周年的活動,時間可能是巧合,但還是讓人浮想聯翩。

以上跡象無非是區域內外國家趁美俄正式加入東亞峰會,「10+6」變成「10+8」之際,各懷心事,勾連配合,大造輿論,提前預熱南海問題,使中國成為眾矢之的,或希望在南海問題上迫使中國讓步,或達到牽制中國的目的。儘管如此,有關方面是否能達到它們的預期目的呢?未必。

就它們鼓噪的內容來說,早已沒了新意,無論是炒作南海局勢緊張,多邊框架解決南海問題,還是拔高「南海行為準則」等等,在此之前的多個國際場合都已經出現過。有關方面繼續翻炒,並不會帶來轟動效應。

中國與東盟已經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針案文,中越也達成《關於指導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海上問題基本原則協議》,說明中國與有關方面在處理和解決南海問題方面正取得進展,當下有關方面處理南海爭端的首要任務是履行已經達成的協議和共識,各方應該為協議、共識的履行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而不是置協議、共識於不顧,重新炒作、爭論。

此次東亞峰會「10+6」變成「10+8」,未必就對中國不利。由於今年美俄首次正式加入東亞峰會,東南亞有關南海爭端的國家、部分媒體輿論或許認為這增加了制衡中國的力量,可能改變東亞峰會以往關注能源、氣候變化等議題的局面,轉而討論政治、安全層面的議題,以此可討論南海問題並得到美俄的聲援。

事實未必如此,且不說目前中俄政治、經濟關係發展良好,難以想像俄羅斯會在南海問題上像美日那樣支持東南亞有關國家,也不會加入美國圍攻中國的陣營。美國自然希望借南海問題牽制中國,但南海問題應該不是美國在此次峰會上的重點,中美就兩國在東亞峰會上要達成的目標早就進行了探討,美國要加強東亞峰會的作用,促進亞太地區的進一步合作,應對全球經濟復甦、氣候變化、健康問題和貧窮以及亞洲安全與穩定等共同挑戰。早幾天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的演講中提到從美國參加APEC會議到出席東亞峰會,經濟問題處於首要核心地位。明顯地,在美國眼裡,加強中美合作以及營造合作的氣氛排在其他問題的前面,解決經濟問題也排在其他問題前面,美國應不會讓南海問題來干擾、破壞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合作氣氛以及美國希望達致的經濟目標。

中國也應該做好了應對各種複雜、突發性事態的準備。區域內外有關國家對華外交的兩面性是人所共知的,它們一方面和中國談合作,簽協議,一方面對中國使絆子。不寄希望於有關國家的「合作」言論與姿態,察其言,觀其行,精心分析,及早準備,是打破區域內外有關方面借峰會熱炒南海問題對華施壓的應對措施,使南海問題每逢地區多邊會議之際就抽搐發作的輪迴局面消於無形。

南海風雲
      責任編輯:絲帶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菲律賓      [2011-11-16]
國際觀察:要發展而非政治安全 東亞峰會別跑題      [2011-11-16]
白宮預告奧巴馬將在東亞峰會提及南海      [2011-11-16]
奧巴馬希拉里密集訪亞太 美駐軍澳洲劍指南海      [2011-11-16]
美媒稱拖延解決南海 對華有利      [2011-11-16]
菲律賓重提南海遇挫 求助美國      [2011-11-16]
英媒:中國強大 南海沒理由退讓      [2011-11-16]
菲外長鼓動東盟對南海發揮作用      [2011-11-15]
解讀美俄加入東亞峰會戰略考量      [2011-11-15]
菲律賓就南海採油「反咬」中國      [20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