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媒體稱下一代其實不必這麼苦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報道,11月11日始,「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系列報道陸續推出。

在之前的五期報道中,開篇以「綠領巾」等近期發生的數起教育冷暴力熱點事件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校園冷暴力產生的土壤;其餘四篇分別以孩子、家長、老師、教育主管部門為主體,「大家談」和「專家談」相結合,採訪報道和一線來信相配合,從典型的個案出發,上升到一般性的認識,探討了孩子課業負擔多年減不下來的深層原因,剖析了教育焦慮症和強迫症的心理因素和制度根源,梳理了各地實踐中行之有效的舉措和經驗,提出了建設性的思考和建議。

除推出報道外,人民網教育頻道還圍繞這一主題,設置板塊,開展調查,進行互動。一時間,這一話題成了輿論關注的熱點,引發了強烈反響:數天內,參與人民網調查的家長就超過了5000人;人民網網友留言板和人民微博上,家長、老師和公眾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騰訊網等60多家門戶網站第一時間進行轉載;百度、谷歌等搜索網站有關該系列報道的網頁更是多達30餘萬個。

該系列報道本來已經結束,而討論與關注仍在持續。應讀者要求,我們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網友留言,整理刊發。也希望通過大家意見的碰撞,能夠在促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發揮一些作用。讓我們的孩子,可以不再這麼苦。

——編者

「孩子苦,孩子累,人民日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系列報道「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刊出以來,在讀者中引發了強烈共鳴。人民網網友紛紛留言,參與討論。

孩子苦!

在人民網相關板塊,一位名為「家長媽媽」的網友這樣說道,「上初一的女兒作業昨晚寫到11點,蒼天啊,看著女兒疲憊的眼神,耷拉著的腦袋,心如鋸割。刻苦有底線嗎?初中有必要學那麼多那麼難嗎?減負減哪去了?教育體制要生生地活埋孩子。」

在身體的負擔之外,家長和孩子心理的壓力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網友「磕了」說:「我是大連的,孩子還沒上初中。周圍孩子上初中的同事,每天都心驚膽戰的,為啥呢?現在的信息簡直太發達了,孩子們一上初中,所有考試無論大小考,老師都會在第一時間把考試成績群發短信給所有家長。短信內容從高到低,學生姓名、成績,全班所有學生的姓名、成績在所有家長手機上一目瞭然,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這就是一種精神虐待。」

孩子的苦,家長們都看在眼裡,網友「無奈的家長」說:「做家長的也知道孩子辛苦,可有什麼辦法,現在中國的應試教育就是這樣,一到開家長會,孩子成績不好的家長太難受了,就好像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差很多。家長也不想逼孩子,可哪樣不是拿分數說話?」

孩子的苦,老師也有深刻感受,名為「為中國教育擔憂」的網友說,「我是河南衛輝的一名教師,而且擔任班主任,我的學生早上5點30起床早讀,7 點下課吃飯,8點到11點50、下午12點50到4點45、晚上6點到8點45,這些時段都在學習。我看到我的學生就心疼,可是你不這樣,領導就大會小會地批評你,而且學生沒有體音美課,電腦全沒有。孩子就是機器。其實老師都知道這樣不行,但是哪個學校、哪個教育部門能聽老師的呢?」

誰之過?

大家都知道孩子苦,那麼是誰讓孩子這麼苦?

「孩子的苦與樂,最大的責任人是家長而不是學校。」網友「柳一翰德」認為,「一、如果家長有能力自己教育孩子,就應該自己多花些精力,幫助孩子提高能力和成績,不要抱怨別人和自己的孩子;二、如果家長沒有能力自己教育孩子,就不要過於『望子成龍』。學習好不代表一切。」

一位匿名的網友認為都是老師考核惹的禍,他說,「我好幾個朋友家小孩就如此,老師為了考核不得不加大小學生的作業量,做不完或做不對就罰寫幾十遍,小孩本應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而現在學習成了一種負擔。」

一位名為李平的老師說,「我是一位農村教師,我深有體會,孩子的作業過重了。但有什麼辦法,我的孩子也是一樣。現在學校的績效工資和崗位設置,都要看學生的成績。我認為是績效工資害的。」

「確實是教育制度需要反思的時候了。」 網友「過客」認為,「教育究竟是什麼,難道只是那一分分的成績?考上名校的名額?看看當下中小學生在父母老師的高壓下,為了作業和補習奔波,沒有節假日;一旦上了大學,獲得了久違的自由,鬆懈又無處不在,學習又就此荒廢。教育主管部門中,有多少人真是教育的專家?中國缺少教育家,缺少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問題的關鍵。」

怎麼辦?

如何讓孩子不再這樣苦,如何讓教育制度更理性更科學?眾多網友各抒己見。

有人認為應該注重的是理念層面的改革,網友「漢唐」說,「教育體制不改革,教育投入不增加,學校資源不均衡;教育部下大力氣改革考試制度,降低考試難度;學生評價觀念和制度不變,學生還是會累得半死。我們的教育確實需要動大手術改革了,要不然錢學森之問還得問下去,中國的學校培養出身體孱弱、只會死讀書的書獃子,如何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如何能強大起來?」

網友「lup」認為,「綠領巾」、「紅校服」、「差生屋外考試」……這些反映的是當今教育偏重於分數,忽視培養素質,學校和教師們又受制於分數的考核。這種分數評價恰恰印證教育並不是在培養人,而是在「區分一類人」。「區分一類人」是選拔評價,而教育是培養人,如果教育就是在選拔「區分一類人」,怎麼培養人?

「表面上看孩子學習負擔過重是老師逼迫出來的,其實是中國的教育制度逼迫出來的。」網友「一個深有體會的人」說,「雖然各級教育部門下發的文件都說不能『考試』,但必須『檢測』,『考試』與『檢測』有何區別,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再說,不對學生進行『檢測』,又以什麼來考核老師的工作成績?如何發放老師的績效工資?要考核老師的『工作成績』,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所教的學生進行考試。老師想要學生的考試成績好,所以學生必須多做作業。要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它的級別太高了,鞭長莫及。只有教育局和鄉鎮中心校才能解決,因為它們才是中小學考試的直管部門。」

網友「南國一楊」以自己孫女的經歷為例,「孫女今年讀二年級,這次期中考試語文92,數學93,可是沒得獎,孫女為此哭了。她母親也很失望。我卻認為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麼非要得獎?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除了主管部門要正確指導、學校要正確施教以外,家長正確的育兒理念也很重要。多一點鼓勵,多一點關愛孩子的身心健康,少一點關注孩子的成績。」

此外,有人呼籲教育的理性回歸,給孩子們一個純真爛漫的童年,有人建議調整作息時間保證學生精力……篇幅有限,我們不可能一一整理刊登。我們所悲痛的,是我們的孩子們,在不恰當的教育理念中,負擔過重。我們所欣慰的,是全社會對於教育事業的關注與關心。我們都期望,減負能夠落到實處,教育事業能夠取得長足發展。讓教育更加合理,讓孩子的成長更快樂。

      責任編輯:絲帶
中國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內容公佈      [2011-01-13]
媒體稱下一代其實不必這麼苦      [2011-11-21]
外管局:繼續打擊跨境熱錢流入      [2011-11-21]
溫家寶出席東亞系列會議並訪文萊後回國      [2011-11-21]
甘肅校車事故幼兒園今開園復課      [2011-11-21]
網友:政務微博賣萌不如聽民意      [2011-11-21]
稀土戰爭 國企覺醒遭海外訴訟      [2011-11-21]
神八返回艙正式開倉 取出包裹      [2011-11-21]
新疆散佈愛滋謠言者被治安處罰      [2011-11-21]
京多位名人在西門子總部砸冰箱      [20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