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阿拉伯之春與歐洲危機驚人的相似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西班牙防暴人員

【文匯網訊】據人民網援引CNN報道,在11月20日舉行的西班牙大選中,執政黨遭遇慘敗。政府失信於民,此消彼長,反對黨上台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放眼整個歐元區,危機仍在延續,甚至可能繼續惡化。反觀阿拉伯地區衝突不斷,暴力事件愈演愈烈。隨之而來的是政權腐敗、經濟蕭條。儘管地區不同、文化各異,但隔著地中海的這兩個地區著實有一些共同之處。

第一,阿拉伯地區領導人面臨著暴動的民眾,歐洲政府面臨著暴動的市場。事件演變對這兩地區舊體制的衝擊都如出一轍。

第二,兩地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在歐洲,右翼的勝利反映出戰後政治共識不得民心。而阿拉伯地區投票選舉很少能解決實質性問題,街頭的人群更能反映出暴動的程度。

第三,南歐和北非各國也存在著一些相似的社會問題。青年失業率過高。西班牙25歲以下的年輕人中40%沒有工作,突尼斯為30%,埃及為25%。這些國家的經濟都處於低迷期。

第四,兩個地區的領導層也有一個共同點:許多新上任的領導人此前並沒有執政經驗。新上任的意大利總理蒙提和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是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而在突尼斯、利比亞和埃及等國家,革命運動一波緊接一波。教育問題、貧困現狀以及建立一個民主社會對剛上任或即將上任的政治新手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此外政府還面臨著其他諸多問題:與國內武裝力量之間的複雜關係、數百萬人急需工作、出口市場和旅遊業持續低迷等。

2011年所發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要等上好幾年才能顯現明晰的結果。

      責任編輯:葉蓁
美媒憂美國上演「阿拉伯之春」      [2011-09-19]
美刊:歐版「阿拉伯之春」將臨?      [2011-06-23]
羅援:美國的三大錯誤決策將導致滿盤皆輸      [2011-11-28]
日媒:日相訪華 將提黑客問題      [2011-11-28]
日本解讀:中國正加強亞太控制      [2011-11-28]
航母齊發地中海 美俄對峙敘局勢趨緊      [2011-11-28]
也門反對派領袖任總理將建政府      [2011-11-28]
專家:南海問題挑釁 有些不智      [2011-11-28]
也門反對派領袖任總理組建政府      [2011-11-28]
媒體:美在亞太佈陣是一種心理安慰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