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就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之際,韓國股市中的外國投資者卻開始活躍起來。
市場原本擔心歐洲投資者為了確保流動性會大規模抽走資金,造成「拋售韓國」的局面,但出人意料的是,在股市中,外國投資資金的比重與股價暴跌的7月份相比上升了不少。
專家分析指出,在美國經濟衰退和歐洲財政危機的憂慮情緒下,韓國企業還是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讓投資者看到了韓國市場的穩定性。
韓國交易所與韓國金融投資協會11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有價證券市場上外國投資者的持股比重已從7月底的32.14%小幅上升至11月28日的32.86%。這是由於市價總值減少的速度快於外國投資者拋售股票的速度所致。
在7月底至11月28日,韓國股市的市價總值從1203.5783萬億韓元驟減至1030.5939萬億韓元。外國投資者所持的股票總值則從386.8446萬億韓元減少至338.607萬億韓元,減幅遠遠低於股市總值的縮水速度。
友利投資證券方面表示,由於機構投資者的虧本拋售,導致市價總值基數減少,因而維持了外國投資者的持股比重。
外國投資者偏愛的領域汽車、化工、煉油中,汽車股在大盤暴跌時表現堅挺,這一時期外國投資者分別購入了6354億韓元的現代摩比斯股份、1364億韓元的現代汽車股份和198億韓元的起亞汽車股份。此外,還購入了三星生命(2106億韓元)、現代海上(1547億韓元)和SKC&C(1331億韓元)的股份。
同時,拋售了OCI(3084億韓元)、LG化學(2355億韓元)、韓華化學(1982億韓元)等化工股。
外國投資者購入最多的30個股種的平均虧損率為14.08%,而同一時期,KOSPI指數則下降了14.9%,略高於虧損率。
雖然投資成果並不突出,但與之前的危機相比,目前外國資金在國內證券市場的比重還算理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外國投資者集中拋售韓股,當時的比重一度降至了28%。
2004年4月是近十年這一比重最高的時期,達到了45%,韓國股市近一半的股票都在外國投資者手裡。
2004年底,外國投資的比重為41.98%,2005年底降至39.7%,2006年底和2007年底又分別降至37.22%和32.39%。2009年4月,這一比重跌至谷底,一度降至27%,金融危機過後,比重開始緩慢上升。
證券公司的評價是外國投資者對韓國市場還算看好,評價也相對積極。
韓國投資證券指出,韓國企業的收益相對穩定,基本上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2倍,因而股息也不低,投資者自然沒有拋售的必要。雖然近期市場波動較大,但主流觀點認為信用危機擴散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外國投資者也沒有減少在韓國這個新興市場的投資。
KB投資證券方面認為,發達國家面臨著自身市場的危機,因此沒有必要減少在新興市場的投資。外國投資者在目前的危機下也不太可能改變在韓國市場的投資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