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觀華:經濟會否蹈日本覆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1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綜合報道,過去一周,國際媒體一如既往地高度關注中國。日媒刊文擔憂中國經濟會重蹈「上世紀70年代日本」的覆轍,而美國《紐約時報》卻有截然不同的觀點;中國入世十周年之際,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引外媒矚目;隨著倫敦奧運會進入倒計時,中國體育和金牌之爭也成為外媒議論的話題……我們從其中選取6組關鍵詞,來回顧外媒視野下中國。

關鍵詞一:重蹈日本覆轍?

中國經濟會重蹈日本的覆轍嗎?

12月6日出版的日本《經濟學人》週刊問道,中國會重蹈「上世紀70年代日本」的覆轍嗎?作者認為,中國經濟目前很可能正面臨日本在1970年前後的局面。

上個世紀70年代,一直作為日本高速經濟增長第一大引擎的勞動力從農村轉移至城市的進程即將落幕,日本面臨「劉易斯拐點」(英國經濟學家劉易斯認為,在城市工商業部門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過程中,經濟會高速增長,而這種轉移一旦完成,高速增長便終止)。然而,當時的日本,許多人篤信9%的潛在增長率會永遠持續。因此,增長率一跌到8%以下,政府就認為是經濟減速,試圖通過放寬貨幣政策和擴大財政支出來維持高速增長。可是,這種做法導致房產泡沫和勞動力供給瓶頸的產生,導致工資上漲,加劇內因引發的通脹。

作者認為,中國要盡早讓經濟增長冷卻至8%以下。但很多人有不同觀點,認為一旦經濟增長率回落至8%以下,就業會惡化,將產生嚴重的經濟問題,因此,政府要盡早出台經濟刺激政策以避免這些現象。

美國《紐約時報》卻有截然不同的觀點,美國財政部前顧問史蒂文·拉特納12月2日撰文說,中國會跌倒嗎?想都別想。

拉特納最近訪問中國後,樂觀地認為,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這個國家生機勃勃,不斷取得成功,在經濟上滿懷雄心壯志和可以理解的自信。」中國經濟成功與自由企業制度非同尋常的結合,應會繼續奏效,因為它有能力保證人們的收入不斷增長,讓似乎更關心經濟發展而非民主的民眾感到滿意。理由如下:

中國大規模的投資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6%,而美國僅為12%;中國的核心基礎設施大為改善;中國政府在資本分配方面可以說比美國政府做得好;中國的家庭不願負債(有四分之一的住宅是現金購買的),導致其儲蓄率為其收入的近40%,而美國人的儲蓄率不到5%;中國的重商主義帶來了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從太陽能電池板到玩具等各個方面,都獲得了競爭優勢……

他的結論是,雖然中國並不缺乏挑戰,在但是它的成功會繼續下去。

在科技領域,《紐約時報》也看好中國,它對中國力爭高科技主導地位進行了報道。報道說, 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數量已經是美國的近兩倍,中國在IPv6的建設上的速度要比其他國家更快。

如果說互聯網的未來已經在中國,那麼電腦運算的未來是不是也在中國?美國的許多專家說,很可能是這樣。由於勞動力成本低,中國已經是全球電腦和其他消費電器的主要製造國。現在,這些專家說,中國繁榮的經濟和日益發展的技術基礎,可能會使它在下一代計算機上處於領先地位。

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所長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說,不要在意中國可能沒有史蒂夫·喬布斯,「還有另外一種創新,那就是美國不擅長的不斷改進,而中國更擅長。」

《紐約時報》也看到,中國在力爭科技主導地位方面不是沒有障礙。10年來中國遠沒有實現建立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工業的目標,它所組裝的產品的絕大部分微芯片仍依賴進口,最好的微芯片廠比起美國的英特爾等世界先進的芯片廠的水準,仍落後兩到三代。

該報認為,中國的最大弱點可能就是政府管得太多,此外,中國的創新可能還會受到知識產權保護相對不力的限制。這可謂一語中的。(來源:中國青年報 王沖)

關鍵詞二、入世十年

外媒關注中國入世十年對世界經濟貢獻大

【埃菲社北京12月7日電】中國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10周年之際,發佈了《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對近10年來的貿易發展作出了積極評價,並承諾將進一步擴大貿易開放。

白皮書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推動開放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強調外國企業在中國獲得大量投資機會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為了推動外貿體制的改革與完善,中國出台了很多重要措施,其中包括進一步降低關稅。在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總水平從2001年的15.3%逐步降低到2005年的9.9%。

在這10年間——中國仍未獲得最主要的貿易夥伴歐盟和美國對其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中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

白皮書指出,中國近年來倡議與東盟成員國建立全球最大的地區自由貿易區東亞自由貿易區意義深遠。

此外,2010年,中國與東盟、巴基斯坦、智利、新加坡、新西蘭、秘魯、哥斯達黎加、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台灣等 10個自由貿易協定或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夥伴的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到7826 億美元,超過了中國進出口總額的1/4。 <<<詳細

日媒:入世十年中國與新興國家貿易緊密必有摩擦

中國商務部官員在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了中國入世以來的貢獻,中國的進口為貿易夥伴國創造了1800萬個就業機會。他還充滿自信地表示,中國還對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的復甦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過,出口對像國對中國的戒備卻日益增強。中國入世以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累計已超過600件。2010年在調查中或開始生效的貿易保護措施有47%是針對中國產品的。

近來中國與新興國家的貿易摩擦成為焦點,瓷磚反傾銷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巴西宣佈提高從中國進口的空調、自行車等的關稅——從15%-20%提高到35%。印度也在探討對中國電力設備徵收高關稅。

過去10年間,中國對中南美、非洲、東南亞的出口分別增至入世前的 12.8倍、11.9倍和8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何元貴指出,隨著出口不斷增加,與中國產業結構相似的新興國家與中國發生摩擦是必然的。

關鍵詞三、治理模式

2011年11月29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論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為會議現場。法制網記者 王建軍 攝

美報:中國治理模式有四大系統優勢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6日文章】題:中國模式:為什麼斯蒂芬-羅奇只對了一半(作者世界銀行集團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亞太局局長呂凱聞)

幾周前,在耶魯大學傑克遜國際問題研究所,我有幸在研討會上與斯蒂芬·羅奇先生作了一個對話訪談。羅奇先生曾是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和亞洲區主席,多次提出了有關亞洲各國經濟的很有見地的觀點。

在大多數問題上,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我們有爭論的是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否會持續發展以及是否需要一些根本性的改變。羅奇說,他不敢妄自推測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治理模式」是「中國模式」精髓

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進一步改進和調整,這一點我同意。但我認為,所謂的「中國模式」中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治理模式。與西方比,中國的治理模式有四個系統優勢。

第一是中國政府有意願而且有能力計劃和干預經濟事務。中國政府的干預沒有任何思想包袱,相比之下,美國政府處理雷曼兄弟公司事件時,即使是在危機形勢下,時任美國財長保爾森或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要直接干預市場也很困難。

中國政府的干預能力很強,而且決策模式既集中又靠共識驅動。一旦做出決定,多年形成的執政黨組織機構有著強大的滲透力,可以確保即使在偏遠地區也能實施。

第二是系統內部的問責制,包括多種多樣的反饋機制。

中國政治生態系統中競爭激烈。大多數決策者可能不會直接向選民負責,但他們總是受到上級、同行、下屬、競爭對手、知識分子、媒體和許多其他團體的監督。雖然媒體仍被嚴格控制,但它已能夠公開地批評政府的某些政策。輿論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且受到官方密切關注。而中國共產黨的管理體系也在努力審查各級政府官員,通常有量化的關鍵績效指標來衡量各級官員的成敗。

第三是政府願意做局部試驗並從試驗中學習。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本身就是在農村地區開始試驗的。其他著名的試驗還包括像深圳經濟特區,從一個小漁村開始的市場經濟試驗造就了今天1200萬人口的大都市。

第四是適合中國經濟發展週期的長期視野。在政治上,中國的高層領導和地方政府的領導變動週期相對較長。這就減少了短期機會主義行為。我們經常看到,在短期選舉政治的國家做真正的長期決策打算幾乎是不可能的。

「減震器」確保中國模式穩定

除了這四個長期的系統優勢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在中國的治理模式中有幾個因素降低了重大經濟危機或政治動盪的可能性或影響力。我稱這些因素為「減震器」。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四個減震器是:家庭關係和儒家社會的支持系統;執政黨通過「心理定格」使公眾普遍理解和期盼社會穩定:種種歷史和結構上的原因導致國家積累了大量財政資源;黨組織擁有廣泛的政治架構。

這四個系統優勢和四個減震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 「中國模式」在經濟領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相反,西方治理模式所依托的民主選舉,雖然保證了理想的過程,但並不一定會導致理想的結果。「佔領華爾街」運動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提醒。(來源:新華國際)

關鍵詞四、道德體繫個

資料圖片

如何重建中國社會道德體系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6日文章】題:如何重建中國社會道德體系(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社會道德解體了,而社會必須具有道德才能生存,這表明道德必須得到重建。如何重建道德是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最為嚴峻的挑戰。

市場經濟必然導致社會分化。在市場經濟產生之前,儘管也不存在絕對平等的社會,但社會成員之間的差異,尤其是經濟差異並不很大,這是因為大多數社會成員都生活在很低的生活水平上,用學術的話來說,是一種生存(或者生計)經濟。市場經濟是人類創造財富的最有效的機制,但也導致了收入分配差異拉大,財富分配不均。社會分化導致社會道德解體。

怎麼辦?歷史上有兩種方法。一是馬克思路線,即消滅資本主義,消滅人剝削人的社會現象。但歷史證明這種方式已經失敗。從馬克思主義演變到最後斯大林版本的貧窮社會主義,等到消滅了市場經濟,社會就沒有發展的動力。國家通過政權動員來發展經濟,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但沒有可持續性。最終社會變成了普遍貧窮社會。在人人貧窮的狀況下,只能產生虛假的道德。

另一種方式就是用社會主義,來遏制和消化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對社會道德的衝擊。這是西歐發達社會的經驗。通過長期的社會主義運動,歐洲社會從早期馬克思和狄更斯所描述的「悲慘世界」式的原始資本主義,過渡到福利資本主義。當市場經濟或者資本主義仍然在經濟領域發揮其作用的同時,通過提供保護社會的機制,避免社會領域的過度市場化和貨幣化,從而保護了社會領域。儘管人們非常強調宗教在提供西方社會道德資源方面的作用,但如果沒有近代以來的種種保護社會的機制,很難保證社會道德體的生存和發展。

回到中國,要重建道德,人們也不得不在這些方面做文章。很難想像通過消滅市場經濟而能重建道德。這已經被證明為失敗。實際上,消滅市場經濟本身需要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會製造出無窮的非道德。

政府應該從兩方面來努力

道德的重建,誰是主體呢?在西方的道德重建過程中,政治和社會的力量扮演了最為重要的作用。資本儘管是道德解體的主要根源,但道德的重建還是需要資本的力量。道德重建包含經濟成本,這種成本必須是由資本來承擔的。西方福利社會的基礎還是市場經濟,沒有足夠的財富,就不會有福利的可能性。

在中國,政治權力或者政府能夠在道德重建過程中做什麼呢?至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首先政府需要構建一個有利於道德產生和發展的結構,那就是經濟、社會和政治三者之間的平衡。任何社會具有三種力量,即經濟力量(錢),政治力量(權力)和社會力量(人口)。這三者的相對平衡有助於社會道德的產生和發展;反之,一旦這三者之間失去平衡,道德就會面臨解體。

關鍵詞五、中國體育

《體壇週報》:十年浩劫!中國足球需要總設計師

日報認為 中國仍不算「體育強國」

【日本《產經新聞》12月4日文章】題:中國仍不算「體育強國」(作者川越一)

前幾日,美國媒體預測了明年7月即將開幕的倫敦奧運會上各國和地區可能獲得的獎牌總數。作為呼應,中國的網絡媒體也發起了同樣的話題。在奧運金牌冠軍中美俄「三強相爭」時代,美中雙方的媒體自然會得出結論———倫敦奧運會將「重現美中對決」。

美國媒體預測中國的金牌總數會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減少13枚,總數為38枚,而美國只能得到37枚。也就是說,中國險勝。中國媒體則根據最近中國在國際大賽中的表現得出結論———中國奧運軍團依然有實力與美國一爭高下。

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被當成了發揚國威的「道具」,大家的眼睛都緊盯著金牌總數。結果中國以自己的傳統優勢項目乒乓球、跳水、舉重為中心,獲得了51枚金牌,超過了美國。

中國在數字上超越美國之後,雖然被承認是「體育大國」,但從未被稱作「體育強國」。因為僅靠金牌的數量,無法證明一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水平。實際上,健康比金牌更加重要。增強國民整體的健康水平才是體育的真諦。

中國已經成為了體育大國,並且經濟也躍升至全球第二的位置。但中國卻還不具備一種土壤,能夠讓普通國民為了增進和維持健康,努力和系統地從事體育鍛煉。現在多數的中國國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還有些人認為運動是富裕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徵,很難想像讓運動貫穿自己的整個生命過程。(來源:新華國際)

關鍵詞六、中國品牌

2011年10月4日,模特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巴黎時裝周上展示中國某品牌服飾。

英報:中國品牌應「站起來」爭市場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2日報道】題:中國品牌:站起來以被肯定?

許多想要建立全球品牌的中國公司都選擇隱瞞商品的產地,因為「中國製造」的標籤常被聯想為廉價、質量差和有安全隱患的產品,這種標籤沒有什麼價值。

但英國號領品牌咨詢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這種隱瞞戰略是錯誤的。

基於對英國、法國和德國近1500名消費者的採訪,這份於日前公佈的報告說,如果中國品牌對其產地和生產方式更加透明,它們將在歐洲賣得更好。

該報告建議,真正的中國先鋒品牌應標榜自己的產地,成為中國品牌的標準載體———向人們展示真正的中國商品,這是一個重大機遇。

這說得都很對,但中國品牌附帶的負面印象似乎不是特別容易消除。

報告說:「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會或很少會考慮購買中國品牌,主要是因為對其生產流程的擔心。」

報告指出,大多數受訪者對中國品牌的印象是缺乏信息量。

雖然媒體大量報道像蘋果或耐克這樣知名跨國企業的問題,比如勞動標準或環境影響,但沒有跡象表明這種公眾關注會給這些品牌帶來永久性傷害。

對於中國品牌來說,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雖然很少能夠獲得中國品牌具體生產過程的信息,但國外消費者卻普遍傾向於持懷疑態度。

根據號領品牌咨詢公司的這份報告,中國品牌給歐洲消費者帶來唯一正面印象是價格低、國際化和有野心———這些因素很少能使消費者與某種品牌建立情感聯繫。

另一方面,中國品牌在其他重要領域的口碑仍是驚人得差———只有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品牌很可靠,2%的受訪者認為它質量好,16%的受訪者認為它值得買,還有2%的受訪者認為它值得信賴。消費者對一個國家品牌的總體印象將影響這些品牌在市場上的定價。

另外,中國品牌如果選擇對的市場將能獲得更好的機遇。報告顯示,雖然法國和德國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持有強烈的懷疑態度,但英國消費者通常對外國品牌更加開放,對中國商品的偏見最少。

所以,如果你是想要逆流而上爭取潛在市場的中國品牌,英國很可能是你打開局面的最佳起點。(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delia
美軍高官「罕見」警告歐元區      [2011-12-11]
中國貨輪菲海域沉沒1死1失蹤      [2011-12-11]
外媒觀華:經濟會否蹈日本覆轍?      [2011-12-11]
英《簡氏》綜述2011年軍事大事      [2011-12-11]
離奇假草案擾德班峰會最後議程      [2011-12-11]
俄中左派黨黨首再與普京爭總統      [2011-12-11]
泰方認湄公遇害船員與毒品無關      [2011-12-11]
2011諾獎頒獎禮瑞典首都舉行      [2011-12-11]
積怨已久 巴對美開戰不只說說      [2011-12-11]
俄2.5萬人聚首都 抗議選舉舞弊      [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