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黃金十年」擊破「狼來了」傳說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據國際金融報報道,中國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簡稱「入世」)付出了昂貴的「門票」,也經歷了「黃金」般的增長和成長的「煩惱」,並正在成為一個成熟的世貿組織平等的夥伴。12月11日,中國入世整整10年,向世界交出一份「傲人」成績。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入世10年,我們取得的成績與預期完全不同。10年前,我們比較謹慎,擔心『狼來了』;但也恰恰是這10年,中國經歷了『黃金』般的增長。」

降關稅,進出口貿易長6倍

據世界銀行統計,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超過1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第一引擎。過去10年,無疑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10年

中國經濟在入世10年間的變化到底有多大?這樣一組數據也許能夠做出回答:中國從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經濟體快速成長為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世界第二大貿易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從2001年的11萬億元增至2010年的近40萬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0%。

「據世界銀行統計,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超過1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第一引擎。」在黃澤民看來,「過去10年,無疑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10年。」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平均關稅從入世前的15.3%降到了9.8%,開放了100個服務貿易的部門,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清理立法的工作,學習運用市場規則,建立起穩定可預見的貿易制度,商業環境更加開放,市場意識、法制精神和知識產權的理念開始深入人心。

「入世給中國小企業外貿『鬆了綁』。」杭州錦淵工藝品廠總經理朱定定告訴記者,「加入WTO,國內的外貿中小企業在進出口經營權、配額等方面獲得不小機會。」朱定定是一個「老外貿」,從1986年開始進入這個行業。

他說,在加入WTO之前,國家對於外貿進出口經營權管理很嚴格,只有省一級以上的外貿公司才有進出口自營權,才能在一些展會上有攤位參展,市、縣級外貿公司以及民營企業只能給這些有資質的外貿企業做生產配套。

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的民營外貿企業獲得訂單一般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國營公司上買攤位參加展會,然後再通過國營公司出口;二是從國營外貿公司獲得一些不願意做的小單,再借助這些渠道出口。

「由於受局限太大,2001年前公司的年出口額始終在10萬美元以下徘徊。入世後,2003年,進出口經營權由審批制改為核准制,向中小企業敞開了對外貿易的大門。被捆綁住的手腳一下子解開了,公司的業績突飛猛進。」朱定定向記者透露,「10年間,公司的外貿額增長了80倍。」

阿里巴巴資深研究員紀綱分析指出:「加入WTO給國內的外貿企業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配額限制廢除,出口發達國家的關稅持續降低,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明顯增強。」資料顯示,2011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貿易額達3萬億美元,2001年,這個數字只有5100億美元。

轉觀念,融入世界經濟大家庭

中國入世10年,正在積極融入世界經濟,並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入世給普通中國人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視野的開闊、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入世談判代表龍永圖說,「這些理念是中國從入世中得到的最寶貴財富,是最大、最長久的『入世紅利』。」

中國價值投資基金總經理徐之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給出了同樣的觀點。在他看來:「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反傾銷』、『知識產權保護』這些陌生詞彙正變得越來越熟悉,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瞭解『遊戲規則』。」

其實,入世以來,中國企業遭遇的貿易摩擦有增無減,企業的應對方式有了顛覆性轉變,從早前面對國外反傾銷起訴的不知所措甘當沉默的羔羊,到有組織地積極應訴,再到某些領域主動出擊起訴他國企業侵權,在應對貿易保護和知識產權方面,中國企業10年內完成了三連跳。

徐之騫與記者分享了一家山東石油輸油管生產企業的成長故事:得益於入世開放政策,這家企業2001年至2004年的外銷增長超過50%,並成功實現在中國香港上市融資;然而,2008年,美國開始對中國鋼管企業實施反傾銷,這家山東企業也在名單中,外銷份額大幅萎縮。

「打官司是大部分中國企業遭遇反傾銷時最先啟動的程序。」徐之騫告訴記者,「可是,在多年的反傾銷鬥爭後,中國企業開始尋找自身問題,並嘗試通過轉戰市場開拓業務。這家山東企業現在將更多的產品銷往南美和中東地區。」

黃澤民坦言:「中國入世10年,正在積極融入世界經濟,並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上一輪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中,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顯得尤為重要。

除此之外,中國積極推動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加強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加大對外援助力度,近10年累計對外提供各類援款1700多億元,免除50個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近300億元到期債務,承諾對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97%的稅目的產品給予零關稅待遇,為173個發展中國家和13個地區性國際組織培訓各類人員6萬多名,增強了受援國自主發展能力。

看未來,解決自身問題是關鍵

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產業結構轉型尚未完成,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逐步喪失

「未來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入世效應將逐步褪去,中國經濟本身還存在不少問題。」黃澤民坦言,「與關稅、反傾銷、貿易保護等相比,處理好中國經濟內在問題更加關鍵。」

黃澤民分析稱,不考慮匯率因素,中國物價明顯高於美國、歐盟,這不僅僅是稅收問題,本土生產商的產品同樣如此。在他看來,「除了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的問題,流通環節的問題也非常嚴重。」

以藥品價格為例,黃澤民做了一次調研發現,生產成本幾毛錢的藥品,到了病人手上就動輒數十以至上百元,「這顯然不是稅收環節的問題,而是流通環節出現了『病灶。

「當然,重要資源領域的壟斷現象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麻煩。」黃澤民指出,包括汽油、柴油、金融服務業在內的多個微觀經濟領域都存在資源壟斷的現象,「政府應該逐步降低對微觀經濟的干預」。

徐之騫的擔憂更多來自中小企業。在他看來:「過去10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黃金』10年,一大批中國企業享受到了市場開放帶來的收益。可是,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產業結構轉型尚未完成,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逐步喪失。」

因此,徐之騫認為,開拓國內市場可能成為大部分中國企業的應對之策,但是,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依然是中國企業無法迴避的難題,「未來2至3年,我們並不看好中國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郁文
馬英九雙十談話 聚焦黃金十年      [2011-10-10]
惠州旅遊黃金十年座談會召開      [2011-11-14]
中國「黃金十年」擊破「狼來了」傳說      [2011-12-12]
入世十年 中國經濟經歷的十大變化      [2011-12-12]
工程院「煙草院士」當選遭質疑      [2011-12-12]
中央批准王曉東任湖北省委常委      [2011-12-12]
美媒鼓動炒作「中國間諜」話題      [2011-12-12]
胡總:入世10年 對外援助1700億      [2011-12-12]
汪洋薄熙來座談:渝粵合作愉悅      [2011-12-12]
國企改革趨勢:分公益型競爭型      [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