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軍封戰旗 宣佈正式終結伊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16]    我要評論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駐伊拉克部隊在巴格達舉行降旗儀式,標誌著歷時九年的美國伊拉克戰爭正式畫上句號。美軍剩餘的幾千名士兵將在未來幾天內陸續撤離。據統計,共有約4500名美軍士兵在伊戰中陣亡,受傷者不計其數。正在阿富汗進行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已表示將前往伊拉克出席此次降旗儀式。

【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當地時間15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機場,一場小規模的儀式正在舉行,在一支美軍部隊整齊的隊列前,數名美軍士兵將一面美國軍旗小心翼翼地捲起來,塞進一個迷彩色的筒子裡,封存、裝箱。當天,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當著這些士兵向世界宣佈,美軍在伊拉克的任務正式結束。

至此,始於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戰爭,終於畫上了句號。8年多的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改變了伊拉克的發展道路,但代價,卻不菲。

十萬人付出生命

15日,帕內塔乘坐軍機,從阿富汗來到伊拉克,參加美軍正式結束伊拉克任務的儀式。

儀式在重兵保衛的巴格達機場舉行,更像是一次士兵歡送儀式。除了帕內塔、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奧斯汀也來到現場。他們和伊拉克官員及上百名美軍士兵一起,「靜悄悄」地結束了這場持續八年多、讓至少十萬人付出生命的戰爭。

儀式現場,幾名美軍士兵手持美國國旗、伊拉克國旗以及美軍伊拉克作戰旗緩步走向主席台。帕內塔隨後宣佈,美軍在伊拉克的任務正式結束。

伊仍面臨三座大山

在現場講話中,帕內塔對8年多來派駐伊拉克的美軍士兵表示感謝。「沒有任何言語,任何儀式,可以讚揚為今天的到來而付出生命的人……向大家致敬!我們流了很多血,但是這一切沒有白費……我們將帶著偉大的自豪離開這裡,這是一個永久的驕傲。」

帕內塔還稱,美軍撤出後,伊拉克將面臨恐怖主義、分裂主義、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挑戰,但是「美國將和伊拉克人民站在一起,建設一個更強大更繁榮的國家。」

儀式結束後,美軍士兵小心翼翼地將美軍伊拉克作戰旗幟放進一個迷彩色的布筒裡、裝箱。這面旗幟,將在不久後隨大部隊一起回美國。

最不受歡迎的戰爭

2003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以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8年多共有近4500多名美軍士兵身亡,超過32000名士兵受傷。總花費高達8000億美元。伊戰最高峰時,有高達17萬美軍士兵駐紮伊拉克。

奧巴馬上任後,開始逐步撤出駐伊美軍。到12月31日,最後的4000多名美軍士兵將完全撤出伊拉克。至此結束美國自越戰以來發動的又一場「最不受歡迎」(英國媒體語)的對外戰爭。

聲音

「美軍弟兄,這裡不再需要你們」

伊拉克軍官說,薩達姆不是被美國人打敗,而是被伊拉克人拋棄

據新華社電14日,駐伊美軍將其位於伊中部迪瓦尼耶省的埃科兵營移交給伊方。埃科兵營,是駐伊美軍全部505個基地中第504個移交伊方的基地。

出席移交儀式的伊拉克陸軍第8師直屬分隊隊長賽義迪中校接受記者專訪時笑著說:「我想對美軍弟兄們說一句,這裡不再需要你們了,一路走好,聖誕快樂。」賽義迪說:「儘管很多美軍人還不錯,但這裡不是他們的國家,他們應當回自己的國家去。回家,他們很開心,我們也很開心。伊拉克的事情應該交給伊拉克人自己來處理。」

賽義迪指出,不應低估伊拉克軍人的戰鬥力與勇氣。不少人至今感到迷惑,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時,薩達姆軍隊的多個步兵師「人間蒸發」。賽義迪解釋此事說:「薩達姆不是被美國人打敗,而是被伊拉克人拋棄。」他當時正在薩達姆軍隊中擔任連長。美軍接近駐地時,賽義迪認為不應為薩達姆賣命,於是他將全連解散,讓部下全部回家。

「今天,佔領者離開了我們的國土,伊拉克軍隊將為自己的國家作戰。」賽義迪說。

講述

恐怖襲擊驚擾在伊華人

在美軍撤離之際,有伊拉克華人對記者說,不少伊拉克人還是擔心美國人撤離後的安全問題。

在伊拉克從事外貿生意的馬濤對記者介紹,美軍在時,對安保非常重視,巴格達機場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巴格達機場可能是世界上安檢最複雜的機場了。」馬濤說,在離巴格達機場有10多公里的地方,就必須換乘由當地政府運營的車輛,這也是第一道安檢。而在機場範圍內,美國人則使用了信號屏蔽系統,汽車遙控器都不能使用。

馬濤說,今年9月巴格達接連發生爆炸,嚇得他都不敢出門。「我和兩個伊拉克人住在一起,都讓他們出門買東西。如果實在不得不出門辦事,事後都會俯下身子,看看汽車底盤有沒有被安炸彈。」

不過,在伊拉克做翻譯的王先生則說,他並不擔心今後自己的安全。「美軍撤離後,應該會更安全了,一般的恐怖襲擊都是針對美國人的。」

觀察

美國走人或予伊朗「良機」

美國問題專家袁鵬認為,美國撤出伊拉克後的「真空」,很可能會被伊朗或其他勢力所填補。

袁鵬稱,美軍撤離,會讓中東地區出現新變化。比如伊朗和伊拉克最近關係一直不錯,伊朗會進一步密切與伊拉克的關係。伊朗和美國可能會把伊拉克當成進一步博弈的舞台。此外,一些恐怖組織也可能利用美國撤出的機會,回到伊拉克繼續發動恐怖襲擊。而無論是伊朗勢力介入,或是恐怖主義勢力捲土重來,都會給美國的中東政策帶來影響。美國目前正在進行全球戰略部署,一旦中東政策受到干擾,亞太政策也肯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本報記者張樂

伊戰八年

持續時間:

8年9個月

駐伊美籍人員:

約150萬人(累計)

駐伊美軍士兵:

17萬人

(2007年最高峰時)

美軍死亡人數:

4487人

受傷人數:

32000人

平民死亡人數:

至少100000人

流離失所者:

約120萬人

戰爭費用:

8019億美元

      責任編輯:葉蓁
奧巴馬宣佈年底撤軍終結伊戰      [2011-10-22]
紐時:伊戰中哀慟之臉追憶過去      [2011-05-09]
俄五年內將購百架蘇霍伊戰機      [2011-01-05]
奧巴馬: 利國問題 勿蹈伊戰覆轍      [2011-03-29]
中國駐洛杉磯領事館遭槍擊      [2011-12-16]
日韓擬合作應對中國漁船問題      [2011-12-16]
菲翻新美二手戰艦 擬派往南海      [2011-12-16]
外媒:平壤流行「金正恩髮型」      [2011-12-16]
韓媒熱炒「朝鮮軍人逃到中國」      [2011-12-16]
普京吁總統大選裝攝像頭防舞弊      [20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