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陸空協同演練現場。 【文匯網訊】據解放軍報報道,計算機應用中有一個「二八律」,即計算機軟件20%的功能足可滿足80%的人使用,而其80%的功能是為20%的人(高級應用人員和專業人員)設計的。
一體化指揮平台是未來體系作戰的依托。官兵不能當「二八現象」中那80%,只滿足於用其20%的功能,而要全方位精鑽細練,用好高級功能責無旁貸。
提升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離不開一體化指揮平台的深度應用。我們要不輕視,不「恐高」,敢於破除傳統思維,向訓練深度要效益。
求援「雞毛信」為何被壓「箱底」
一體化指揮平台投入使用不久,西藏軍區某山地旅和某陸航團的一場陸空聯合演練在雪域高原展開。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陸航團指揮所突遭藍方分隊偷襲,他們立即通過一體化指揮平台向山地旅發出求援信息。誰知望眼欲穿救兵不至,眼睜睜看著指揮所被包了「餃子」。
「你們呼喚空中火力支援,我們武裝直升機馬上到位;我們有難求援,為何不見拔刀相助?」演練剛結束,陸航團負責人就找到山地旅領導質問。山地旅領導一頭霧水,點擊一體化指揮平台顯示屏細看恍然大悟:陸航團曾在3分鐘內連發20多條求援信息,由於沒有查看信箱,這些十萬火急的「雞毛信」竟被壓在「箱底」。
「打起仗來只考慮尋求其他作戰單元支援,卻缺乏主動協同友鄰打仗的意識,導致一體化平台作用發揮不到位。」西藏軍區政委郎友良說,像這樣把「金剛鑽」當棒槌用的現象還不少:
——把平台當成通訊工具,應用簡單化。有的單位沒有充分發揮平台在作戰信息處理以及輔助決策方面的功能,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和友鄰通信的網絡呼叫器。
——對平台功能不放心,為其加「拐棍」。有的單位擔心平台功能不穩定,演練時在指揮方艙外搭一圈帳篷,組織人馬按傳統方式「輔佐」一體化平台作業。
——明知平台功能好,卻難改老習慣。有的團受領戰鬥任務後,組織召開任務傳達會不使用會議系統,而是讓通信員通知前方營連軍政主官到團指揮所面對面開作戰會議。
——演練中指揮員詢問部隊位置,參謀習慣性地攤開地圖而不是點擊平台;統計歷年訓練情況,一本本翻合訂本而不登錄平台查詢;呼叫遠程火力支援,請求上級協調而不是直接通過平台發求援信息……
這場戰鬥為何沒有前線指揮所
某旅首次依托一體化指揮平台組織演習,工兵營築城連受命構築一線工事。四級軍士長張新社帶領戰士很快完工,特別是前線指揮所,隱蔽性強,結構堅固,攻防兼備。
「把這個平了!」沒想到在驗收時,旅長方建國指著指揮所下令。張新社一頭霧水:「多年來工事一直是這麼構築啊,沒有前指怎麼打仗啊?」直到演習結束他也不明白,沒有前方指揮所,炮彈如何像長了眼睛似的在陣地「開花」。
「前線指揮所到哪裡了?」戰火熄滅時,他在大後方找到了答案——野戰方艙一體化指揮平台屏幕上,戰場實況一清二楚,前線指揮所確實多餘。
張新社觀念的轉變是西藏軍區部隊深度推廣使用一體化指揮平台的縮影,他們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完善信息系統建設。他們集智攻克指揮裝備功能單一、互不兼容、性能不穩等難題,通過拓展功能、綜合集成、更新要素,變樹狀指揮結構為扁平式網狀結構,實現了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
——提高信息化素質。根據總部頒發的訓練與考核大綱,編擬了《一體化指揮平台訓練與考核綱目》,設置了55個課目、200餘項訓練內容,使每個席位都有明確素質標準。
——斬斷傳統思維羈絆。對一體化平台的應用做出硬性規定,強制性要求指揮員通過「鍵對鍵」方式完成信息交流、互動決策、指令下達、情況反饋等指控工作,摸索適應一體化平台作業要求的作戰文書擬制方法和格式。
平台功能深度開發引來新景觀
今年深秋,西藏軍區萬人千車在唐古拉山南麓,依托一體化指揮平台首次進行高原高寒地區陸空實兵實彈聯合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演練力量多元,演習空間廣闊,行動樣式複雜,他們是如何實現「萬人千車一屏顯、千軍萬馬一網統」的呢?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聞指揮員高聲下命令,但聽輕點鼠標排兵佈陣;不見作戰單元「手挽手」,異地同步照樣打出「組合拳」,一體化指揮平台的功能深度開發讓演練呈現新景觀——
指揮方艙內,指揮人員依托一體化指揮平台和各種通信指揮裝備,在多種條件下對部隊指揮控制。上千條戰場信息源源不斷從四面八方傳回,加上戰前收集的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等數據,一體化指揮平台一下子匯聚了幾萬條信息。只見參謀人員敲擊鍵盤,迅速對海量信息分類整理,為指揮員決策提供依據。
空中,新型戰機穿雲破霧對「敵」重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地面,遠程火炮以排山倒海之勢對「敵」陣全面覆蓋;無形戰場,電磁分隊圍繞干擾與反干擾與「敵」展開激烈角逐。各作戰單元有效融合、攥指成拳,部隊整體作戰能力明顯提升。
戰鬥正酣,突然3台補給車遭「敵」炮火封鎖補給受阻。聯合指揮部利用一體化聯合保障網絡迅速發出支援令,野戰救護車、快速加油車、野戰修理所緊急出動,通過定點保障、陸空跟進式伴隨保障等方式讓補給線恢復暢通。
演練結束,總導演、西藏軍區司令員楊金山說,此次演練依托一體化指揮平台,從設置體系作戰新課題到更新組訓方式與方法,從攻防課題具體研討到利用現有武器裝備實施聯合作戰,都嚴格按實戰要求,實現了「單元要素演練打基礎,全要素演練促融合」的目的。
用好平台是部隊的責任
當前,一體化指揮平台已經配發部隊。在下部隊檢查工作時,我們時常發現一些同志經常談及訓練實現了「跨越」,比如:以往命令逐級下達,現在可以直達作戰末梢,從而為此喜形於色。
這種變化固然值得我們振奮。但冷靜想一想,這種變化是平台自身具備的功能帶來的,要記功也只能記在研發平台的科研人員身上,我們部隊同志的功勞又在哪裡呢?
在推進一體化指揮平台訓練向深度發展實踐中,我們感悟到,把「平台」用好是部隊的責任,我們既不能把「金剛鑽」當棒槌用,也不能僅僅滿足於對這把「金剛鑽」略知皮毛、淺嘗輒止。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通過精鑽細練,真正悟透一體化指揮平台的機理,把它的功能都開發出來、掌握起來,達到駕輕就熟的程度,追求如臂使指的效果。 |